哔嘀阁 > 轻小说 > 人在江湖 > 第53章

第53章

但她不喜欢中国的一些常用语,比方说“牺牲”。

她说,她从不愿意用这一个词。牺牲是什么?为谁牺牲?谁是享用牺牲的圣主?现代西方人不牺牲。她更能接受中国的另一些话,比如“道可道非常道”,比如“三个和尚没水喝”。

于是,我看出法国当年的红色,在“牺牲”这片透镜下,呈示出与中国红色不同的光谱。她像不少法国人一样,有时谈论美国,就像谈论乡下某个突然冒出来的暴发户,而可口可乐,一般来说简直是浅薄粗野的赃证~“虽然她如此诋毁友邦后总是礼貌地补偿一些对美国的赞词,但她谈论中国的古典哲学、中国的当代作家、中国的寺庙和书法、中国山民的耕耘和图腾仪式,眼里总是闪耀着非礼貌亦非职业兴趣的由衷欣喜,一次次朗笑之后,抿嘴低下头去,起身去干别的什么,会心笑意仍开放于嘴角良久一一这种侧面最能焦聚她的美丽。

有一次,她还愿意学做中国菜,切了点辣椒,切了点蒜,在同西红柿斗争的时候差点切了自己的手指,紧张得脸一直红到耳根。她把这些东西煮成一锅,非中非西糊糊涂涂,如同比较文化热中的一些时髦论著。最后我按捺不住,说还是我来做算了。

她的英文也好,几度在美国当访问学者。但密布美国的卡拉〇尺令她好笑,美国人习惯雇佣花工定期上门剪草浇花(这种现象在法国大概也渐渐增多〉,使她不可接受。在她看来,自己动手是一种自尊,一种光荣和乐趣。她和丈夫忙碌家务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他们修整着绿茵小院,其实是在清扫着培育尊严的精神净±0

她在中国最感不快的经验,是作为洋人处处受到的优宠,比方住特别的宾馆,在特别的窗口买车票,得到政府官员特别多的笑脸。这不啻对她的侵凌和侮辱。她情愿自己扛大箱也不让侍者来代劳,情愿两腿酸乏地排队也不去外宾窗口优先。她说有一次在黄山,她执意要住中国人住的旅店,与普通中国人接触,结果竟被警察反复盘査,大概认为她有敌特之嫌,图谋窃取有关黄山的情报。

这次,她来武汉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又与我见面了。大家同游长江三峡的路上,东道主安排外宾坐一辆有空调的豪华中巴,内宾则坐普通大巴。安妮没有表示抗议,克制着巴黎人喜怒均形于色的脾气,但说什么也要钻到大巴上来,而且很不巧,坐在震动最剧烈的后排座。车一出城,黄尘一浪浪扑人窗内,连中国人也啧啧烦言地捂鼻子抹脖子。但她不顾主人一次次规劝,坚持不回到豪华的凉爽和洁净中去。她在车壳子乒乒乓乓的震耳噪声中,在尘浪的气味中,兴致勃勃地扯大嗓门,与邻座的黑发黄肤者谈长江、谈法国,甚至耐心地为某英语爱好者当口语陪练。满车男女都喜欢上她了。

“这个法国妞儿,除了鼻子高一些,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埃”一个老头这么说。

“为什么只注意我的鼻子?我的眼睛也同中国人的眼睛不一样,是不是?”她滋滋喜悦之余却有些不解。

船入小三峡,船重水浅,内宾们须上岸爬涉一段,安妮自然拒绝继续留在船上的优待。我知道,这并非她有行走癖,也不是有意克己矫俗。她是完全不赞成“牺牲”的。她只是把对社会等级的蔑视,对普通人的亲近,化作了自己的享乐。她的道与利欲已融为一体。

道不能止于理智。理智之道是一种自我强制,是一种伪善者的勉强和造作而且常常伴有委屈感以及悲苦神貌,一有不慎,就会在利欲的爆发中灰飞烟灭。而真正的道是渗透骨血的。得道者们不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好事,不以为自己做过什么“好事”,他们对每一个人、每一只鸟、每一棵树的祥和欣悦的目光,纯属性情的自然。这种人出现在你面前,不用开口也不用行动,他们的眼睛时时向周围播染着愉悦、友善、充实和生活的自信,使你沐浴着无善无恶的大心之光。人们可以在一大群人中,毫不困难地把他或她辨认出来。

安妮用这样的目光,凝视着三峡群峰,眺望山那边的山、云那边的云,射向世纪末深不可测的蓝色天宇。长江在她脚下,黄汤奔泻,污浊了一切倒影,也把一切汽笛声淘洗成呜咽。她说得对,她的眼睛是天宇的色彩,与中国人不一样。

这一次,她送给我她女儿朱丽的一张画,汉文题目是“中国女儿”。

画中人像朱丽自己,但也像她母亲,有一对蓝色的眼眸。

199年1月(最初发表于1991年《海南日报》,后收入散文集《海念》。〉母亲的看母亲性格有点孤僻,不爱与外人交道,从不掺和邻居们的麻将或气功。不得已要有对外活动时,比如购物或上医院,也总是怀有深深的疑惧。她每次住院留医,必然如坐针毡,又哭又赖又闹地要回家。不管是多么友善的大夫还是多么温和的护士,一律被她当成驴肝肺:“这些人么,我算是看透了,骗钱!”

她这一性格是不是源于一九六六年,我不知道。那一年,我的父亲正是被很多曾经友善温和的面孔用大字报揭发,最后终于自杀。

母亲不愿出门,日子免不了有点过得寂寞。幸好现在有了电视,她可以很安全地藏在家里,通过那一方小小的银屏偷偷窥视世界。她看电视时常有一些现场即兴评议,比如惊叹眼下天气这么冷了,电视里的人竟然还光着大膀子,遭孽啊;或者愤愤地检举某个电视剧里的角色其实是有老婆的,今天又在同别的女人轧姘头,真是无聊。在这个时候,你要向她解释清楚电视是怎么回事,实在是难。

她年轻时是修过西洋画和当过教师的人,眼下居然就难以理解明明白白的风雪,为何冷不了电视里的大膀子;也很难理解上一个电视剧里的婚姻,为何不能妨碍演员在这一个电视剧里另享新欢。

给她推荐一个新的电视剧,她很可能不以为然地冷眼相向:“新什么?都看过好几遍啦。”但她很可能把某个老掉牙的片子看得津津有味,一口咬定那是新品出产。她所有新片中最新的又数《武松》。她承认这个片子以前就有,但坚信现在每一次看的都是新编。她争辩说,你去看看武松,你看么,这么多年了,他都老多了,有皱纹啦。

她这些话当然也没怎么错,而且有点老庄和后现代的味道。尤其影视业一些混子们瞎编乱造的艺什么术,我有时候细细看去,还真觉得新旧难辨,就不得不佩服母亲的高明。

武松算是我母亲心目中第一偶像。此外的电视偶像还有毛泽东、费翔、钱其琢等等,拼起来真是麻将牌的十三不搭,不知哪儿跟哪儿。这些偶像当然都是男性,只可能是男性,是一个妇人眼中的盖世英雄。我觉得她喜爱毛泽东的雄武和费翔的英俊还不难理解,对在任外交部长的了解和信赖倒有点出人意外。她一见到钱部长出镜就要满心喜悦念出他的名字,见到他会见外宾就有些着急,说这么多人又来搞他的名堂,他一个人对付好不容易啊,好不容易啊!她突然问我:那个贩毛笔的样的人是谁?是美国的总统吧?我一看他就不像个好东西。今天一个主意,明天又是一个主意,就他的鬼主意多。

我颇有外交风度地说,人家当总统当然得有他的主意么。

她撇撇嘴,恨恨地哼一声,没法对那个“贩毛笔的”缓解仇恨。一揪鼻涕上厕所去了,以示退场抗议。好几次都是这样。

大约从去年起,她的身体越来越病弱,眼睛里的白内障也在扩张,靠国外买来的药维持着越来越昏花的视力。看电视更多地成了一种有名无实的习惯^其实她经常只是在电视机前蜷曲着身子垂着脑袋昏睡。我们劝她上床去睡。她不。她执拗地不。她要打起精神再看看这个世界,哪怕挺住一个看的姿态。但我知道她已经看不到什么了,黑暗正在她面前越来越浓重,将要落下人生的大幕。她尽力投出去的目光,正消散在前方荒漠的空白里。

有一天她说那只猪在搞什么鬼?”

其实银屏里不是猪,是一块巧克力。

在这个时候,我感到有些难受。

我默默地坐到她身边,知道她已经看不清什么了,也看不清我一她的儿子,一个长得这么大的儿子。

1995年月(最初发表于1996年《家庭》,后收入散文集《然后》。〉那一夜遥不可及新年第一天,也是我的生日。假日的阳光在海岛上泼洒和沉淀。没有客人也没有出门的打算,甚至不想打电话。时间在半杯茶水和几张报纸那边的窗帘上飘动。为了一些我不愿意忘记的人,我常常愿意这样独处,把节庆变成一个人的时候’变成一些记忆或想像中的相遇。他曾经提着一个买啤酒用的塑料壶,与我在和平里的夜空下并肩缓行。他说国事,说他的经历,说他的女儿。他当时是一个普通编辑,一个沉静的人,清瘦而且言语间常有迟钝。我怀疑这种迟钝来自他多年的校对,还有无数稿笺上的审评,于是口语也成了断断续续的审慎和精确。(未完待续)

人在江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人在江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