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柳莺文丛·孝庄文皇后 > 襄理太宗肇造丕基赞助内政越既有年

襄理太宗肇造丕基赞助内政越既有年

布木布泰十三岁时,由哥哥送到清宫,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岁的亲姑夫皇太极为妃。后来姐姐海兰珠也嫁过来。姑侄三人同事一夫,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婚姻现象。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后宫统摄一切的是她姑妈皇后哲哲,而受皇太极专宠的则是姐姐宸妃海兰珠。但美丽、聪明的布木布泰极力支持皇太极的军国大业。她的政治素质和才能得到了磨炼,很快脱颖而出。

布木布泰新婚燕尔,在接受新生活的种种考验中,这位十三岁的小少妇表现了无俦的聪慧。在他们的蜜月还没有度完,父王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十年〈165年)三月一日,向属下的贝勒大臣宣布要将国都迁到盛京(今沈阳盛京处于四通八达的“形盛之地”,军事进取十分方便,西征明朝由都尔鼻(今辽宁彰武境内)渡辽河,路直且近,去蒙古地区一二日即可到达。当时因辽阳东京城刚刚建成不久,诸将对放弃这座新城都很不理解。可新婚的皇太极和布木布泰却坚定支持父王的决定。三月三日,努尔哈赤率领贝勒大臣及八旗官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新都盛京。

因盛京此前未做过任何政权的都城,无现成的宫殿可供使用。努尔哈赤迁都盛京后,居住在城北门的“汗宫”里,规模很小。皇太极的贝勒府也就更窄小些了,布木布泰,不讲排场,对此毫无忧怨,深得皇太极的喜爱。在皇太极的妃子中布木布泰是很得宠的。

来到盛京后,努尔哈赤雄心勃勃,要大展宏图。当时的皇太极因为地位显赫,需要常常与父亲努尔哈赤商议军机,要随时率军出征,不可能也不允许天天留在家里陪伴布木布泰。新婚的新鲜与欢愉尚来不及细细品味,布木布泰就得忙于替丈夫收拾戎装了。她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但识大体的布木布泰从无怨言,她似乎已经懂得,皇太极还有许多比关爱她更重要的军国大事去料理。布木布泰的成熟与贤惠,让皇太极刮目相看。他也许想过,一定要在军务闲暇之余给这个善解人意的福晋以体贴、温存。但是眼下,皇太极还不可能尽情与她享受夫妻之欢、男女之爱。因为这一时期,后金与大明之间战争频仍,互有胜负,在山海关附近已形成胶着相峙之势。

天命十一年〔166年)二月,也就是布木布泰婚后的第二年,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号称二十万,大举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此时,坚守宁远城的是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熊廷弼被杀后,袁崇焕奉命镇守宁远,后因金兵攻势猛烈,继任经略使的高第曾下令放弃辽西,退守山海关以内,但袁崇焕不从,仍坚守宁远孤城。宁远之战打响后,努尔哈赤攻势甚猛,袁崇焕率部浴血奋战,大败后金军队。这是努尔哈赤二十五岁兴兵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这对抱有席卷天下之志的努尔哈赤无疑是致命打击。在这次决战中努尔哈赤被炮火击中受伤,此时,后背又生疽。祸不单行的努尔哈赤遂撤往清河温泉沐养,八个月后,病情加重,在返回盛京途中,病死在离盛京四十里的爱鸡堡,享年68岁。

努尔哈赤死后,就汗位继承人选问题,在其子侄等诸位贝勒之间产生了激烈争执。除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以外,阿济格与多尔衮、多铎等人也有问鼎之意,一场宫庭内斗一触即发,形势十分危机。为防止内乱导致内外交困,代善的儿子岳托和萨哈连力劝父亲把汗位让给有才能的皇太极。代善接受了儿子们的建议,又做了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工作,共同拥立皇太极。众贝勒在代善的提议下,推举皇太极为大汗。大贝勒代善系努尔哈赤福晋佟佳氏所生,与褚英系同胞兄弟。褚英以长子被立为嗣子,后因诸兄弟告其无状被废,不久死去。代善遂为努尔哈赤诸子中最长者,他又系两红旗额真(旗主〉,颇有威仪,他的提议得到了诸兄弟及大臣贝勒的认可。皇太极因此被推举为大汗。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6年)十月二十日,皇太极在盛京继位,时年4岁,改元天聪。虽然当上了汗王,但皇太极还不能独自“面南而坐”,因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是旗主,都有相当的势力,皇太极只好根据父亲临终前的旨意,哥几个一块“面南坐受”朝拜,实行“集体领导”。结果事事受到“掣肘”。当时有个叫胡贡名的文人形容当时的情形是“十羊九牧”,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夸张。加上努尔哈赤时期遣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诸如宫廷内部矛盾,满汉矛盾、制度不健全、生产不景气、物价飞涨、盗贼蜂起等。这一切都使刚刚登基的皇太极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是,皇太极毕竞不是等闲之辈,况且还有姑侄俩位聪慧的科尔沁蒙古姑娘作他的“贤内助”,使他登基不久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手段。为了平息宫廷内部矛盾,为了宫廷长治久安,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特别是引起诸皇子之间日后的纷争,皇太极大权在掌之后,立即就表现出了政治上的成熟与老辣,他以努尔哈赤“遗命”的名义,策动诸王贝勒将父亲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纳喇氏阿巴亥逼令殉葬。大妃阿巴亥是乌拉贝勒满泰之女,在十二岁时嫁于努尔哈赤,当皇太极的母亲死后,深受宠爱,所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子也都十分优秀,虎虎有生气,深为努尔哈赤喜爱。兄弟三人均年在冲龄,即被封为和硕贝勒。据说,努尔哈赤临终前,曾有意让多尔衮继承汗位。所以,皇太极唯恐多尔衮年长后,大妃阿巴亥披露真情,推出自己的儿子来与之争夺汗位,所以要处死这位年富力强、颇有远见和韬略的阿巴亥皇妃。几年前,宫中盛传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有私情,说她刻意靓扮自己,浓妆艳抹,穿金戴银,公然在努尔哈赤举行的家宴上勾引大贝勒。事情被人告发后,令努尔哈赤愤怒不已,阿巴亥用如簧之舌,巧言掩饰,平安化解,努尔哈赤拋弃传言,仍然把她带在身边,宠爱如初。阿巴亥之所以要勾引长自己七八岁的大贝勒,就是考虑她的几个儿子年幼,较之大贝勒相差二三十岁,努尔哈赤还曾说过待我死后,要把我的幼子以及大福晋托付于大阿哥①照顾抚养。”她要为儿子的前途和自己的下半生考虑,不惜以庶母身份与代善暗中来往。当然,这在女真族早期历史上是不足为怪的。皇太极由此领教了她的心计与手段,因此,必须铲除隐患。当向阿巴亥宣布遗命时,她先表示怀疑而不从。众贝勒大臣随声附和且态度强硬地说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也办不到呀!”她见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便随机应变,就穿上礼服,饰以珠宝,哀切切地对诸王说我从十二岁侍奉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我不忍与相别离,故愿追从于地下。我那两个最小的孩子多尔衮、多铎,请代为抚养!”诸王转怒为悲,含泪回答她说吾等若不抚养幼弟,是忘父也。请大妃放心去吧!”于是,年仅三十七岁的大妃阿巴亥被逼自尽。

发生在盛足宫内的这一幕,侧福晋布木布泰看得真真切切。大妃阿巴亥的死,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对宫廷生活的残酷内涵多了一层直观的感悟理解,而且也为她日后的活动确立了准则并积累了经验。

①阿哥:是对皇子的称呼。满族的称呼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满族子女称父亲为阿玛,称母亲为额娘;儿子称母亲为额娘外,还俗秒奶奶。妈妈或嫂嫂是仆妇之称。儿子称阿哥,女儿叫格格,女婿称额附。仆人称男主人为老爷,称小主人为小爷。

以致十八年以后,她面临与大妃阿巴亥同等形势时,毅然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躲过了同样的一场劫难。

皇太极继位后,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布木布泰颇有远见地建议-太极先从治理好关外的“清”国开始。并、摄51弃哈赤“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落后政策满汉一体”和“治国之要,莫先安民1的方针。在布木希太极先后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一、实行满汉“分屯别居”。皇太极在继汗位的第八天,便颁布命令说上洞悉民隐,务俾安辑。乃按品级每备御止给壮丁八、牛二,以备使令。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择汉官之清正者辖之。……禁止诸贝勒大臣属下人等私至汉官家,需索马匹、鹰犬,或勒买器用等物及恣意行游,违者罪之。”不久,皇太极又宣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在分屯别居以后,关外的汉人改由汉官管理,不再受满洲贵族的直接控制,缓解了满汉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还适当提高了汉官的权力和地位,从而赢得了汉官对“清”政权的支持和拥护。

二、修定《离主条例》和《逃人法》。所谓“离主”就是奴隶和仆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离开自己的主人,得到人身自由。在努尔哈赤为汗时,汉人奴隶的地位十分低下,按《逃人法》规定,凡逃亡者一律处死,有逃亡意图和迹象者也一律处以酷刑。皇太极鉴于这种做法的不良效果,听取福晋布木布泰的意见,于天聪六年〈161年)重新议定《离主条例》和修改了《逃人法》。新的《离主条例》有六条:第一,凡主人私采人参,经告发后,猎获物归公,告发人准许离主;第二,凡主人出征时私行隐匿战利品者,经告发后,战利品均分,告发人准许离主;第三,凡主人擅自杀人,罚银千两,告发人及被害者之近亲兄弟准许离主;第四,凡主人奸污属下妇女,经告发后,罚银六百两,告发人及被害妇女之夫及近亲兄弟准许离主;第五,凡贝勒带兵征战后,隐匿不报战士之功,而是冒功滥荐亲信者,罚银四百两,告发战士准许离主;第六,凡贝勒压制告发人者,罚银三百两,告发人准许离主。

对于《逃人法》皇太极将它改定为:凡在逃而被捕获者死,凡过去曾私逃者,或有与明朝“奸细”暗中往来者皆“概置不论”,凡“私欲潜逃”,但未构成事实者,虽被检举,亦一律不加追究。后来,皇太极还做出新的规定:允许汉人回关内去,不给治罪,但从此以后不许再回辽东。皇太极这些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据《清太宗实录》说:“由于汉官汉民皆大悦,逃者皆止,奸细绝迹”。

三、优礼汉官和更定官制。皇太极认为,优礼汉官不仅有利于大清建设发展,而且是分化和互解明王朝的重要策略。皇太极十分信赖范文程等汉族大官,举凡一切文告均由范文程写定。对于其他陆续从明朝那里过来的官员,皇太极不论其投诚的早晚或动机,均按其原有官职授予相应品极。他说“唯多得人为可喜耳。金银币帛用之有尽,如收到一、二贤能之人,堪为国家之助,其利赖宁有穷也!”

在国家机构的设置方面,皇太极也征询福晋布木布泰的意见,并根据大清的特点,组织了下列各个中央机构;其一,设置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院设置大学士和学士多人,参预军国大计。范文程就是内弘文院的大学士。内三院的设置取代了过去八旗旗主议政的旧制,成为皇太极直接控制的最局统治机构。其二,设立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由一名满族贝勒总理,下设承政、启心郎等各级官员,汉人、蒙人皆可充任。各个满族贝勒由皇太极委任,并对皇太极负责。这样,六部成为贯彻皇帝诏令的执行机构。其三,设立都察院和理藩院。前者为监察机构,有独立行驶监督百官

的权力,与内三院、六部互不相属;后者为专门负责蒙古事务的机构。清入关后,成为署理蒙、藏、回等少数民族及外蒙古事务的机构。都察院和理藩院所属各级官员,满、蒙、汉族官员均可充任。

皇太极的建国方略,得益于福晋布木布泰“治国在于安民”的建议,他冲破狭隘的民族主义藩篱,大胆地使用蒙古族、汉族官员,使清政权不断得到巩固。

皇太极继承父亲遗志,继续策划对明朝的战争,以期完成努尔哈赤未竟的事业。开始,皇太极兵指锦州,无功而返,遂即移兵宁远,又遭到袁崇焕炮火猛击,伤亡惨重。皇太极正面进攻屡屡受挫,即绕开宁远袁崇焕,取道蒙古草原从喜峰口越过长城,逼临北京城下。已任蓟辽总督的袁崇焕回军快速增援,再败皇太极大军。

此时的袁崇焕已成为皇太极进攻明朝的一大障碍。高第前任的蓟辽经略孙承宗曾诗赞袁崇焕:

与尔筹边再阅年,

东西烽火尚依然。

知君定发黄公略,

自昔王师贵万全。

明崇祯三年〔160年、天聪四年〉,皇太极利用明崇侦帝朱由检的猜疑心理,巧施反间计,借刀杀人,使袁崇焕被明朝廷下狱处死。袁崇焕,广东省东莞县人,自幼受“尚武”的乡人影响,“三载深心,二十年僻学”,立志有所作为。当知县时,廉洁奉公,“一钱不人”,穷到父死奔丧都“不能为行李”。统兵以后,还是“第宅萧然”,而且扶弱恤贫,在官兵、百姓之中口碑极佳。在那“君子尽去,小人独存”的明末,他明知“任劳则必招怨”,却仍旧忠愤而行。他在《边中送别》一诗中曾倾吐自己的耿耿忠心:

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侯!

他不顾父母、妻子、手足,历年奋斗,自谓“大明国里一亡命徒”。然而,这样一位为大明王朝不顾身家的志士,竟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了!这起冤案瞒过了几乎整个明朝朝廷,直到清朝入主中原开馆重修《明史》时才真相大白。

雄才大略,有勇有谋的皇太极借刀杀死了袁崇焕后,便加紧积极备战,寻机挥师入关,但因时机不成熟,未能如愿以偿。

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内部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很大地牵制了他的精力。布木布泰经过皇太极即汗位前后的磨练,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她也尽可能地协助皇太极,替他分忧解愁。怀柔亲王阿巴泰就是很成功的例子。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七子,侧妃所生。皇太极继立为汗后,阿巴泰心中不服,恃功自傲,以班次低于其他贝勒常发牢骚。皇太极有一次举行庆功宴,他以没有衣服穿为由拒不赴宴。布木布泰得知此事,就以大汗的名义给阿巴泰贝勒送去了华贵的衣服,请他赴宴。并说你弟皇日理万机,难免有关照不周之处,大敌当前,兄弟之间要精诚团结,共赴大业;你们是一棵大树上的枝叉,荣损与共,岂不知兄弟阋于墙,难以外御其侮的道理吗!命运相通的手足,不同心施志,会遭至外人的耻笑。布木布泰推心置腹,阿巴泰自感理亏,向皇太极表示认罪,从此忠心耿耿,成为皇太极的得力干将。事后,皇太极曾问布木布泰:“你身为侧福晋,却赐衣物给贝勒,不怕落个私交外臣的罪名吗?”布木布泰坦然道阿巴泰是您的兄弟,不是外人,我只想过要你们弟兄合心,不曾想过要私交什么人。若是连自己的手足都不愿辅佐您,哪还能指望别人呢?您若是因为这而怪罪我,我也无话可说。”皇太极听着,只是不住地点头。

布木布泰虽然能使阿巴泰心悦诚服,却不能使皇太极放松对诸弟兄的戒备。他虽贵为大汗,但八旗旗主尤其是四大贝勒地位崇重,无时不感到潜在的危胁。天聪二年〔168年〉,皇太极先将时为镶白旗旗主、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的弟弟阿济格(大妃阿巴亥之子)废黜,将所属旗丁归于多尔衮,投石问路。两年以后,又借口将二贝勒阿敏幽禁。天聪五年〈161年〉,三贝勒莽古尔泰因不服调遣,先被革去大贝勒之位,降爵罚银。大贝勒代善此前早已主动提出废除诸大贝勒与大汗同座受群臣朝贺的旧制,受到皇太极的优礼。从此,四大贝勒共理国政的女真旧制被废除,皇太极逐步确立起独尊的地位,他将两黄旗与正蓝旗收归为大汗亲领三旗,后来又增设蒙古军八旗和汉军八旗,扩充了自己的力量。

天聪十年〈166年〉,即明崇祯九年,皇太极以更雄武的姿态在盛京去汗号,称皇帝,并改国号金为清,咔号改为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洲,历史上称之为清太宗。他以崭新的姿态把满清带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此时,皇太极又对宫廷制度进行了整顿,后宫也开始有了位号。崇德元年〔166年〉,皇太极册封了五宫妃子,布木布泰的姑母哲哲为清宁宫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册封庄妃册文庄妃;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为关睢宫东宫宸妃。另外二位为衍庆宫次东宫淑妃和麟趾宫西宫贵妃,也都姓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的后宫全部由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充任,仅科尔沁部就占了三位,这三位又恰恰都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博尔济吉特家族,亲姑侄仨人同事一夫,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皇太极的恩宠,庄妃得以在清朝创业肇基之际,经受磨练。据《康熙起居注》载:庄妃“佐太宗文皇帝(皇太极)肇造丕基”,她自己也曾说我虽在宫中,太宗行政亦略知之”。正是由于她“赞助内政,越既有年”,对于创业时期的皇太极鼎助良多。

子受于天巧妙用智玉手蔽日庄妃得宠在连续生了三个女儿的不利情况下,为了扭-转寝冷衾凉,丈夫冷落的被动局面,她使出浑身解数。庄妃在第四次怀孕时,巧妙用计,瞒天过海,用“子受于天”的故事,赚得皇太极乐不可支。

足见庄妃的不凡胆识。成大事就得有非凡的气魄。

皇太极一生为他生育子女的后妃共有十五名,地位最显贵的是崇德元年册封的“五宫”。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后,虽然感情甚笃,深受宠爱。然而,布木布泰的肚子不太争气,天聪三年069年〉,布木布泰生下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天聪六年〈16年)生下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天聪七年〔16年)生下皇七女固伦端献长公主。一连三胎,生了三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这自然会被认为是“无能”的一种表现。天聪八年〔164年〉,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过来后,于崇德二年〈67年)就为皇太极生了一个男孩。皇太极异常高兴,颁发清朝第二道大赦令,欲立海兰珠所生皇子为嗣子继承皇位,并在崇德殿举行了隆重的庆典。

皇太极移情别钟,无疑对布木布泰是一个打击。此时的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已由刚嫁来时的第二位降至五宫末位了。姐姐海兰珠后来居上,占据后宫第二显位,取代了布木布泰。

凤凰楼座落于沈阳故宫的崇政殿后,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是清代盛京城中的最高建筑。清太宗皇太极在凤風楼内举行宫廷筵宴,帝后王公于此居高临下,盛京都城,一览无余。

皇太极以政务繁忙为托辞很少临幸永福宫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意,莫过于夫妻相悦。人世间最苦痛的事,也莫过于夫妻相离了。女性象花朵,爱情就是滋润花朵的雨露,花朵缺乏雨露的滋润,会逐渐枯萎。女性失去爱情的眷顾,也会自怨自艾的黯然无光。漫漫长夜、灼灼明月,幽幽深宫,庄妃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更鼓声声,更觉夜长,回忆燕尔新婚时的缠绵笑语,仿佛就在眼前。她在心灵深处轻轻地呼唤皇太极的名字,也只能平添几分凄苦。那种孤单、寂寞、苍凉、凄清、无助和难以言宣的心情、刻骨铭心的相思,让庄妃柔肠寸断。她想起了家乡流传的情歌:

日落西山一点红,

西辽河里九条龙,

乌龙翻身连夜雨,

妹妹翻身想老公。‘

春宵难耐,她让侍女苏麻喇姑取来古筝,弹奏起李冶的《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相思和牙痛一样,虽然要不了命,可是发作起来,还真让人难受。

相思是痛苦的,有时也是甜蜜的。劳碌一天的皇太极正在宫内散步,深夜如泣如诉的琴声在他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他寻声来到了永福宫。这一夜,他就住杓了永福宫。皇太极颠鸾倒凤,庄妃如饥似渴。男贪女爱,艮宵苦短。

崇德二年067年〉,布木布泰再次怀孕。此时的庄妃为扭转被动局面,绞尽脑汁,进行了一番精心策划:她将珍珠宝石藏系纱裙内,漫步于宫庭中。珠宝在宫灯照耀下熠熠发光,宫女们见身怀六甲的庄妃身上有吉祥光环缠绕、惊异不己,互相转告,越传越神,很快传至了皇太极的耳中。

崇德三年正月,皇太极专为此事来看望即将临盆的庄妃。对皇太极的关怀,庄妃感激不已。庄妃又急中生智,编织一段梦中神话,说有一神人抱一男孩交给她。此事可显露庄妃的胆识,如果生女孩,也没有欺君之罪,因为是说梦。如果生皇子,这个编造的梦作用就大了。事又凑巧,第二天庄妃临产,果真生下一男孩,即福临。《清史稿》特记此事,“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甚喜曰广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翌日上生,红光烛宫中,香气经日不散”。

此时的庄妃芳年二十五岁,她智编“子受于天”的神话,这在“君权神授”观念统治人们思想的时代,孝庄编造的“故事”,对于提高自身地位和所生皇子的地位无疑会产生重要作用。其玉手蔽日的智谋已在众嫔妃之上。

皇太极共有十一个儿子,多为“五宫”外的妃子所生。豪格虽为长子,但他却是“五宫”之外的元妃所生,地位不及“五宫”所生之子。而皇后没有生皇子,仅生三女。“五宫”四个妃子仅生出三个皇子,即八子、九子、十五子,庄妃姐姐海兰珠宸妃所生的皇八子七个月时夭折,庄妃所生的福临为皇九子。母以子贵,况且庄妃背后有强大的永福言蒙古贵族支持,数万名科尔沁蒙古骑兵正在沙场上为清廷冲锋陷阵,斩关夺隘,庄妃在宫中的地位自然又是十分显贵了。

福临降生时,正值宸妃海兰珠生的皇八子刚刚夭折三天,哀痛之中的皇太极精神上得到了一些安慰,从此,对庄妃更是宠爱有加。除经常临幸永福宫,还就一些军国大事向庄妃求谋问计。庄妃非常细腻,就是皇太极不到永福宫来,她在拥衾就寝时,仍要多情地挪匀出一半被,时刻等待皇太极的到来。皇太极每每见此情景,都心花怒放,笑意写在脸上。望着那玉肌花貌、有美皆备、风韵万种、光艳照人的庄妃,皇太极春qing更烈,尽情寻欢,恣意不休,夜深情更浓,浓得都有点化不开。

这时的庄妃,虽然还是“妃”,“五宫”排位在“皇后”之后。但她在皇太极心中的位置,却比姑姑孝端文皇后还重要了。这里故然有她比姑姑孝端之皇后年轻的缘故,更主要的是她的聪敏。(未完待续)

柳莺文丛·孝庄文皇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柳莺文丛·孝庄文皇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