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百万大裁军 > 第四章 为了后方的精简整编(2)

第四章 为了后方的精简整编(2)

后来姜政委根据这些情况和政治部的调查,及时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他在小粘后来给他的信上,写了长长一段批语,传达到排以上干部,要求他们不要满足一般教育效果,要了解战士的具体困难和要求,即便有的困难不能解决,领导也应知道。要把工作做到每一个猫耳洞,做到每一个战士、每一个家庭。

部队得到了一股新的动力。从长期坚守作战的需要出发,他们加修工事,发动群众研究战法,仗越打越精。

张志坚部队长早已从不利局面下缓过手来。他成功地推迟了敌人的进攻计划,而后在“七·一九”防御战中粉碎了敌人两个营的进攻。接着,“九·二三”,“一二·二”,“一·二八”……战斗一次比一次打得漂亮,一次比一次代价小战果大,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而士气也越来越高。

1986年新年以后,有一个故事从前线流传到后方,说是有一个战士找姜政委这个“大老乡”走后门,要求参加“突击队”。人们大为不解。姜政委的女儿也听到了,她在内地某部当守机员,忍不住一个电话打到前线,问她爸爸:“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儿?”

政委说:“那当然。”

女儿又问:“大家都不理解,战士们上了前线,怎么一下子觉悟这么高?”

政委说:“是啊,前方的有些事儿,后方就是不能理解。所以战士们才喊出:‘理解万岁’……”

要理解一个前线战士的勇敢,必须了解整个前线,了解他们的环境,了解带领他们的是什么样的指挥员。

人们传说的这个走后门要求参加突击队的战士,不是别人,就是前面写到的新战士粘成山。粘成山家在山东莱阳,姜福堂政委老家在山东荣城,他们并不是真老乡。

一天,姜福堂在粘成山所在连的阵地上,和战士们交谈。两个远在异乡的人碰在一起,免不了问问对方是哪里人,下意识中,都希望能遇上个同乡,就是离得近些也好。他乡遇故知,被民间奉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何况战士们是在生死未卜的边疆前线呢?姜福堂懂得这种自然的朴素的感情。他是个细心的务实的人,他剖析过这种心理。战士们把祖国的版图绣在手帕上,在自己家乡的地方写上自己的名字,挂在猫耳洞里。这就是闻名全国的、给战士带来多少力量的“祖国在我心中”活动的缘起。当他们看到祖国版图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家乡的山水和村庄,是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恋人的面庞——这就是他心中的祖国的形象。没有哪个热爱祖国的人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因为爱家乡,他才进而热爱祖国,为祖国而战。姜满堂很愿意参加战士们关于家乡的倾谈。

粘成山是个天真可爱的新战士。交谈中,姜福堂问他:“你家是哪里的?”粘成山说:“莱阳的。政委你呢?”姜福堂笑着逗他说:“我也是莱阳人。咱们是老乡啊!”“真的?”小粘立时两眼放光;可他有点怀疑,在阵地遇上本县人,还是位首长,真有这么好的事?他问:“你家在莱阳什么地方?”他想考考政委是否骗他。姜福堂反问他:“你家在哪个村?”小粘说出村名之后,姜福堂才说:“我家在莱阳城东南5公里,左庄村。”这个地方他去过。他在莱阳驻军工作多年,胶东一带没有他不熟的。他是有资格给小粘当“老乡”的。小粘一听,高兴极了:“对对对!是有个左庄,咱们是真老乡!”这一下,立刻增添三分亲热,无话不谈了。姜福堂已经不忍把话说破,他们真像老乡似的交谈起来。

临下阵地的时候,政委把着小粘的手,问他:“家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事要我办?”

小粘对政委已经毫不见外了,他犹豫一下,终于说:“政委,我在前线流血、牺牲,都不在乎,就是老惦记一件事:爹妈就我一个儿子,他们年纪都大了,住的还是破房子。砖、瓦、木料都有,就是村里不给宅基地……”

“这事交给我吧。你放心,我帮你办!”政委当场表态。战士为了祖国连命都可以豁出去,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小小要求,你不能不满足他。(未完待续)

百万大裁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百万大裁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