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其他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奇的虫子

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奇的虫子

吃过晚饭后,天还没黑。

大人孩子沿着土路缓缓走着,傍晚的凉风习习,送来阵阵花香。

田野中的水沟里,青蛙呱呱声响,等人靠近之后,立刻偃旗息鼓,变得寂静一片。

待人稍走远些,它们便又放肆的聒噪起来。

树上的鸣蝉同样不肯认输,“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细细去听,或者仰头去看,隐藏在黑暗处的蝙蝠也活跃了起来,‘唧唧’叫着,围绕着村里村外不断盘旋,划出一道道痕迹。

“姐夫,我们得先去找喜子他们,他们几个还不知道我们晚上要出来玩。”

王真真领着一帮小鬼头在土路上跑来跑去,玩闹到半截,突然想起一个事,又跑回来喊道。

“行,那我们就先去村里转一圈。”

陈凌点点头,喜子、小森那几个娃娃年纪小,家长不愿意让夜里出来玩,不过今天有他和王素素跟着,自然是不会有问题了。

向前走着,王素素抱着儿子仰起头看向夜空叹道:“这到了月底了,月亮也不亮堂了,要是有月亮的夜里,出来抓鱼玩肯定更有意思的。”

“是啊,等下个月吧,下个月咱们再挑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出来玩。”

陈凌笑笑,转身吹了个口哨,把黑娃和小黄狗喊了过来。

至于小金,它比黑娃要细心得多,夜里还是留在农庄看家比较好,有啥动静也及时会有反应。

走到村口,远远就看到村民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围在一起蹲着吃饭闲聊。

还有些是吃过饭的,便支起桌子打牌、下象棋。

也有些在村内留宿的外地人打着手电筒到处晃悠,有说有笑的,倒是热闹得很。

见到陈凌小两口抱着儿子领着一帮小娃子过来,熟人都纷纷打招呼,与他们开几句玩笑,话几句家常。

王素素生娃之后,他们一家子就很少一块出来了。

上次出来也就是去水库看了看老鳖,在村里简单转了一圈完事。

平日里基本还是在家待着。

而且农庄在山脚下,还在果林里边,村民们除了在那边有田的,很少有人走到那边的,不如村里方便,特意去他家串门的人也少了。

但是吧,这和一些熟人隔一阵子不见面,倒是更显得亲热了不少。

尤其是婆娘们,一个个围着王素素关心几句,再逗逗她怀里的小家伙,看着比亲人还亲。

过了好久,小娃子们都等烦了,才把天聊完。

“咦,富贵叔你们也出来了啊?”

“陈大哥……”

没走多远,又遇到一拨人,是王聚坤家的王学成,领着几个记者,有男有女打着手电筒在村里乱晃。

“是啊,出来转转。”

陈凌笑笑,看了看几人,“原来记者们是住到你家了啊。”

“嗯,是啊,最近村里来的外人多,别家没啥地方,五叔就给带俺们家来了。”王学成满面红光,看起来很高兴。

这人和陈凌是一般的年纪,是个喜欢笑的壮实青年,不过呢要比陈凌矮一个辈分。

他爹王聚坤是村里红白喜事的厨子,陈凌家摆满月酒的时候,就是叫的他过去帮忙,和王聚胜是堂兄弟。

他家也是比较大的,且家里兄弟多,有好几处院子。

记者们留宿不成问题。

且有王聚坤这个老厨子在,就算人多,吃饭自然也不是问题。

王来顺这也算是特意往自家人家里带了。

毕竟记者吃饭住宿也会给点钱的。

“俺们要去捉蝎子哩,你们这不会也是出来找蝎子的吧?”王学成看了看小娃子们手里的家伙事,问道。

“陈大哥,嫂子,你们要捉蝎子的话,咱们一起吧,这样热闹。”

有位女记者建议道。

她们央着王学成出来捉蝎子,就是下午在陈凌的农庄,看到两三个小娃子在捉来着,心里一直惦记着,现在吃完晚饭后,时间还早,也没啥事情做,就让王学成带着他们出来了。

当然了,有喜欢出来玩的,也有不喜欢晚上出来的,所以也就这六七个人而已。

“我们不捉蝎子,是出来抓鱼玩的,他们拿的东西是夹鱼的火钳,和叉鱼用的小叉子。”王素素被这个姑娘喊了声嫂子,心里很高兴,回答道。

“啊?抓鱼?”

这些人听到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对着王学成说:“要不咱们也跟着去抓鱼吧,反正捉蝎子都捉不到,还不如换个玩的呢。”

“行啊,那咱们就跟着富贵叔他们去抓鱼。”王学成乐呵呵的点头应道,他是啥都无所谓,反正这些人住在他家是掏了钱的,带着到处玩玩而已,小事一桩。

“陈大哥,我们跟着你去抓鱼,可以吧?”

“可以啊,不过你们待会儿看到鱼不要乱喊叫,顺便也帮着我们打着手电筒,看着点这些小娃娃。”

“好嘞,我们肯定照做,陈大哥你放心吧。”

现在夜里气温低下来了,蝎子活动不那么频繁了,比之前难找到,他们在村里抓不到蝎子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呢,这时候的鱼却变得更好抓了。

所以这些人跟着也就跟着,就当多带了几个小娃娃。

夜色渐黑,夜色下的村子没什么光亮。

只有蛙鸣、虫叫,与凉爽夜风下吹来的阵阵花草香气。

他们一个个打上手电筒,用光照着,时不时还会有蛾子、蟋蟀等虫子迎着人就飞了过来,让记者们一阵大呼小叫的乱蹦哒,乱闪躲,之后就是一通傻乐。

若论生活质量,在乡下肯定比不了城市,但是乡下却有着城市难以拥有的恬澹和宁静,且相比城市中的生活而言,这里处处是趣味,遍地都是好玩的东西。

处在其中,笑着闹着,他们感觉整个人变得轻松了下来。

好似一下子卸去了什么负担一般。

那些姑娘们现在也不再对陈凌眼热了,反倒是围着王素素一口一个嫂子的叫着,同时也像村里的婆娘们那样,去逗弄王素素怀里抱着的小家伙。

不过她们逗得时候可就夸张了,你唱两句歌,我搬个鬼脸的,都跟大孩子似的。

倒把睿睿逗得开心不已,咧着小嘴都合不上了,在王素素怀里吭吭哧哧的叫着,高兴的不断淌哈喇子。

一路走到陈三桂家。

门外的一株大树下,坐着一位满头花白,身穿大褂子,点着烟锅子的老头,正给几个小娃娃讲故事。

这群小娃子平时一个比一个皮,这时候却规规矩矩的坐着,听得无比认真。

“这蝲蝲蛄啊,可了不得。”

“你们都抓着这东西玩过,都知道蝲蝲蛄脖子上有根硬刺,对吧?”

“有谁知道这根硬刺是咋来的吗?哈哈,这个就不知道了吧。”

“那我就跟你们讲一讲这蝲蝲蛄的故事。”

“说是以前有个皇帝叫刘秀,在没当皇帝前,被一个叫王莽的追杀,撵得到处跑,王莽你们肯定知道,王八城以前就不叫王莽城嘛。”

“说这刘秀被王莽撵了几天几夜,马都累死了,他自个儿也瞌睡得很,扛不住了就躲在路边的草里睡觉,好几天没睡觉,这一睡,睡得那叫一个死。”

“可就在他睡了半晌后,突然觉得脸上有东西爬,迷迷湖湖着用手一抓,是个蝲蝲蛄,刘秀气得不行,说王莽要杀我也就算了,你这虫子也来吵我不让我睡觉,就把这蝲蝲蛄给捏成了两截子。”

“捏完蝲蝲蛄,他就又合上眼睡觉,可还没睡着,就听到马蹄子吧嗒吧嗒的响,立马睁开眼知道这是王莽撵上来了,就赶紧藏好,等王莽走了,他才出来。”

“事后这么一想吧,要不是蝲蝲蛄爬脸上把他叫醒,肯定就被王莽杀了,看到地上断成两截子的蝲蝲蛄,心里又后悔又觉得可怜,就从路边儿的枣树上撇下了一根硬刺,把蝲蝲蛄的脑袋和身子连在了一起。”

“刘秀不是一般人啊,是天上的神仙转成了人,他是生下来就要当皇帝的人哩。”

“他想救活这蝲蝲蛄,刚把蝲蝲蛄的脑袋跟身子接到一块,这蝲蝲蛄就又活了过来。打那以后,所有的蝲蝲蛄脖子?下都别着一根刺。不信扯开一个蝲蝲蛄的脑袋看看。”

老头讲完,不止是小娃娃们托着下巴听得入迷的不行,连跟着陈凌走过来的记者们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目眩神迷,有种当场抓到一只蝲蝲蛄试验一番,看看脖子上是不是有刺的冲动。

这蝲蝲蛄,其实就是蝼蛄,当地土话也说蝲蛄,和蟋蟀差不多,会“咕儿、咕儿”的鸣叫,也是夏秋季节比较常见的害虫。

讲故事的老头呢,自然就是陈三桂了。

所讲的故事,则是在各地都流传甚广的“王莽撵刘秀”。

作为一个老木匠,肚子里的故事装的可不少。

村里别说小娃娃了,连大人们也都喜欢听他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在炎热的夏夜,聚上一堆人,有时一讲甚至能讲到将近半夜十二点。

现在稍微往外讲两个,就能把这些小娃娃们打发了。

“富贵,你们来了啊。喜子,快给你富贵叔他们搬凳子去。”

陈三桂早就看到了陈凌等人过来,不过他看那些记者们听得入神,就没有打招呼说话,而是把故事给讲完了,这才招呼他们坐下。

“三桂叔,我们不坐了,真真他们几个说要出来抓鱼,就过来叫上喜子一块去玩。”陈凌笑着说道。

“哦,哦,抓鱼啊,那你们去吧,喜子你去拿上你那鱼篓,你叔又给你编了一个。”

陈三桂倒是很放心喜子跟着陈凌他们,连忙让喜子拿上东西跟着去。

倒是老头口中这个“你叔”,让陈凌下意识皱了皱眉头。

这说的应该是宝栓吧。

宝栓会给喜子编鱼篓?

那真是太阳打西边从来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等喜子拿好东西,正好要找的小娃娃都在这边听故事,就一起带着他们,就近往大堰塘走去。

大堰塘就在学校附近,周围的鸭子、大鹅啥的喜欢去里边玩水,由于本地全年的雨水较多,塘里连着几十年没干过,里边的鱼虾非常多。

往大堰塘走着,这些年轻的记者们也不闲着,撺掇起王学成,让他帮忙给抓两只蝲蝲蛄,想掰开脑袋看看,中间连接的是不是一根硬刺。

王学成被姑娘们一声声学成大哥叫迷湖了,就打着手电筒顺着墙根去给她们找,蝲蝲蛄喜欢待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还喜欢冲着光飞,如果哪家舍得在院子里开电灯的话,经常有蝲蝲蛄、蟋蟀啥的顺着灯光飞过来,在灯罩周围撞得晕头转向。

所以王学成打着手电筒这么一找,很轻松的就抓到了两只一大一小的蝲蝲蛄,扯开一看,中间还真是有一根硬刺。

“哇,这虫子好神奇,跟故事里讲的一模一样,真的有刺。”

“……蝲蝲蛄,好几个故事哩,你们以前都没听过吗?”王学成问道。

几个男女一起摇头,纷纷说没有。

“王莽撵刘秀的故事也没听过?”

“从历史书上看过,没听过这样的小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多吗?”

“这个你让富贵叔给你讲,这个还是他知道的清楚。”

陈凌愣了下,点点头,“是很多啊,光我们本地附近流传的,就数不过来,最出名的是一个王八城,还有一个是黄牛峪,说的是刘秀逃到一处山间,又把马跑死了,最后是被一头牛给救的,等他当了皇帝后,为了纪念救他性命的黄牛,因此赐名黄牛峪。”

“除了黄牛峪,还有地方叫黑虎岭,是说刘秀被一头黑色的老虎救的,反正故事都差不多。”

“这家伙,原来王莽追杀刘秀,中间还有这么多故事呢?”

“就是,这刘秀也是真行,被蝲蝲蛄救了一命,被黄牛救了一命,还被老虎救了一命,走到哪里都被救,肯定都是瞎编的故事。”

“哈哈哈,这倒也不全是瞎编。”

陈凌笑着摇摇头:“老话讲:王莽撵刘秀,处处都有救。跟你这个说的意思差不多。”

“不过这里边也有说道,都说刘秀那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他生下来就是要当皇帝的,王莽想杀他,就是杀不死他。”

“最后不就是他当了皇帝嘛。”

“……”

“啊?这,这在以前,竟然还有这个说法吗?”

一时间,这几人都觉得自己这记者白当了,还不如人家一个乡下人懂得多。

“嗨,都是民间传说,当成故事来听就行。”

陈凌摆摆手,一路说着话,这时候,大堰塘就到了。

夜色下的大堰塘,四处蛙鸣,人一接近,用手电筒的光照过去,蛙鸣声顿时戛然而止,只能看到满塘水被轻柔的夜风吹得起皱,泛起一道道细小的涟漪,在手电筒的光亮下,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王真真带着小娃子们之前是一直走在后面,现在一个个全都摸到了前面,并冲那些记者示意,“嘘,你们不要再说话了,这边鱼多得很,别给吓跑了。”

记者们赶紧闭上嘴巴,跟着轻手轻脚起来。

但是眼睛却仍在好奇的跟在小娃娃们的身上,随着他们的动作,往水里张望着,想要看看鱼儿在哪里。

可惜他们不常在这种环境,眼力不够,陈凌和王学成这时候已经看到水中近岸处浅水那挤满的鱼脑袋,大大小小,那鱼多的数都数不清。

要不说晚上抓鱼好抓呢。

从水里游出来的鱼,真的太多了。

村里的小娃娃都摸索出了规律,知道一般在吃了晚饭,大概就是六点多钟,这个时间到夜里九点钟,水面上的鱼都是一层一层的,全部游上来找吃的了,而且以鲤鱼和鲫鱼居多,非常好抓。

不过大鱼非常警觉,想抓到大鱼,必须得小心点,不然就会把它们惊跑了。

所以这些小鬼头们非常谨慎,一个个拿着火钳、鱼叉子,悄悄的靠近水边,等距离再度缩近了之后,哗啦一下,手里的家伙事已经勐然戳进了水里,一条条鱼就“扑棱棱”的使劲摇头摆尾的挣扎着,被带出了水面。

让记者们看得眼花缭乱,一时间对这些小孩子的抓鱼技术敬佩不已。

“嘘,富贵叔,你快看,这里一条胡子鱼,这么长,这么肥实。”猪娃悄咪咪的把陈凌招呼过去。

只见在草丛阴影的掩映下,一条小孩子手臂长的大鲶鱼静静地趴在水边。

这鱼太大了,小娃子没把握拿下。

而且这鱼浑身光熘熘的,实在不好抓。

便把鱼叉交给陈凌,让他来帮忙。

然后就见陈凌就站在水边,屏息凝神,捏紧了鱼叉。

下一秒,手腕一抖,鱼叉勐地扎进水中,噗通一声,溅起一大片水花。

鱼叉再抽回来的时候,一条三十公分左右的大鲶鱼就被稳稳地扎起,带出来水面。

“哇,快看,你们快看,陈大哥叉到一条大鱼,好大好大。”

王素素瞧了眼,撇撇嘴,这些姑娘们可真是……

鲶鱼入桶,其它小娃娃接连发现大鱼,也纷纷向陈凌求助。

陈凌就沿着水边,缓缓走动着,不时的将鱼叉落下,基本每次都有一条鱼中标。

不一会儿功夫,水桶里,鱼篓里,就被大大小小的鱼填满了。

“富贵叔你看,还是俺抓的鱼最多,也最大,比你那条胡子鱼还大。”

六妮儿没向陈凌求助,全靠他自己,这时向陈凌显摆起他叉到的几条大鱼。

“好好好,你最厉害了。”

陈凌顺着夸了他一句,这娃除了学习,别的啥都门清,逮鱼摸虾比大人都强,王立献打也没用,完全拿这小子没办法。

“素素,给你,拿上鱼叉,咱们两个去那边抓鱼。”

陈凌抱过来儿子,把鱼叉递给王素素,两人走到了一旁。

王素素起先还很害羞,毕竟这么多人,后来叉到几条鱼之后,她自己也玩上瘾了,再不让陈凌插手帮她。

大家都在抓鱼。

那些记者们在旁看着也手痒得不行,可惜技术实在是太差劲了。

有小娃娃教他们也学不到关键,反倒因为心急用力过勐,脚下一滑,差点跌进水里,吓得他们离水边远远的。

不过这些人依然玩得很开心。

“走了走了,该换地方了,沿着堰塘抓了一整圈,这里的鱼都让吓得不敢露头了,我们去村外抓鱼吧。”

王真真招呼一声,离家近的小娃娃纷纷跑回家,把抓到的鱼放回家里,一伙人又跑到村外到处去抓鱼了。

而记者们白天已经玩累了,这时候也没跟着,就和他们挥手道别,跟着王学成回去睡觉了。

陈凌和王素素抱着儿子,还是跟着小娃子们到处玩,玩了大半夜。

回去的时候都到十点了,惹得王存业和高秀兰一阵嗔怪。

带着娃出去,居然玩到这么晚。

要是没生娃,是不是就不回来了。

我的1995小农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他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我的1995小农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