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幻想 > 军旗飘扬 > 第三十六章 多炮塔神教理论

第三十六章 多炮塔神教理论

大英驻利国公使林宗鸣信里写的没错,利国人真的快要疯了。

利国全称为大利巅岛联合王国,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

利国第一的名号不仅体现在最厚实的工业实力,最广袤的海外殖民地,最强大的海军实力,就特么连八卦也是世界第一。

故事起源于纽卡所,主要为当地居民服务的《泰恩河报》率先刊登了大英海军重返利国的消息。

由于利国长老院和平民院针对新历896年的政府经费复核撕逼刚结束,国外普国与高西帝国的殖民地代理人战争也渐渐平息,正愁没有大新闻的利国报社看到《泰恩河报》的报道后,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扑了过来。

搞事情就是了!

利国严肃类报纸《太阳报》首先入场,他们深入浅出的复习了利国海军部与大英帝国海军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写的那叫一个缠绵悱恻。后面又提到了他们放弃大英帝国,转头与东岸人结盟的旧闻,又写成了宫斗大戏。

等严肃类报纸将利国国民的注意力全部引到大英海军这里时,就该八卦小报上场了。

诸如《每日电讯报》、《笔笔涩报》之类的小报用各种骇人听闻的标题炮制了许多抹黑大英海军的文章,什么《震惊,这是来自远东的二代军团》、《大英第二大报纸,他们是史上最会办报纸的海军军官团》。

大英帝国海军官兵千里迢迢来到白石造船厂监督造舰这件小事成了利国报业全体从业人员的狂欢节。然后他们扒着扒着,将路远这个异类给扒出来了。

同行注定是冤家……发现这批海军留学生中有个叫路远的海军上尉有过报社从业经验,利国新闻界……高潮了。

十二岁的报社副总编,十三岁的海军中尉,十五岁的海军上尉……

十五岁就敢给他们的皇帝大言不惭的总结这些年海军的技术发展路线,还自创了一个叫“技术大爆炸”的词语……

这不是大新闻,什么才叫大新闻?!

利国报纸的本意是抹黑,没想到每个国家都有追捧少年天才的老传统。利国报社的编辑记者们发现他们黑着黑着,把路远黑成了一个正面人物。

十二岁就能做报社副总编,带领报社发展成为远东大英帝国第二大报纸。

十三岁就以水手长的身份参加海战,据说是以优异的表现被破格提拔为海军中尉。而在这之前,他针对大英帝国重建海军事宜踊跃提出个人建议,被他们国家的皇帝授予骑士爵位。

十五岁就敢在他的军校毕业仪式上,为他们的皇帝总结这些年海军的技术发展路线,并创造性的称之为“技术大爆炸”。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在利国有小名气的皇家海军军械委员会成员杰米科上校对路远的观点评价不低。

一场席卷整座大利巅岛,被后世史学家称为“路远旋风”的明星风暴即将形成。这时候,前利国后备舰队高级军官,现大英帝国巡洋舰队总司令杨威理上校也跳出来了,给纷乱的舆论又添了一把火。

杨威理出于招揽路远投奔自己麾下的目的,也是感谢他在丰顺号轮船上主动告知多炮塔神教理论,所以站出来帮路远说话——杨威理人在普国,信息滞后,还以为路远在利国被黑的厉害。老头子想到路远还要在利国留学三年,理所当然的出面挽救路远的形象。

在普国帮着大英海军测试和验收北容号穹甲巡洋舰的杨威理抽空接受了利国报社记者的采访,说路远不仅仅只有“技术大爆炸”理论,还提出过多炮塔神教理论。

记者顺势提出了对路远的采访要求,杨威理担心报社随便曲解路远的言论对他不利,借口说“军人在执行任务期间就该做军人的事情,不能分心”断然拒绝。

那名记者只好连夜坐船赶回利国,把杨威理上校对路远的评价以及第一手的多炮塔神教理论爆料出去。

利国记者之所以能拿到第一手的多炮塔神教理论,是因为路远对杨威理说过他并不介意这项理论被广泛传播。

路远是别有用心。

唯一知道多炮塔神教理论的杨威理则更加不介意。

路远提出的理念太过超前。目前主流海军已经能够建造双联装大口径舰炮,但是距离装备三联装、四联装大口径舰炮似乎还很遥远。多联装火炮击发时齐射和弹道散布问题,三联装和四联装占用空间带来的防护问题都是大麻烦。

另外这个理念太过依赖国力了,高强度的炮管,包括储存、搬运、装填系统在内的炮塔机构,再加上防护装甲的配套整合,哪一样都不便宜。

除了利国,这种吞金兽没几个国家玩得起。

报纸上干货满满的多炮塔神教理论一出,谁与争锋。

什么是多炮塔神教理论?

它是指以复数炮塔作为主要战斗力的战术思路,其核心教义就是多铆蒸刚(多炮塔,铆接装甲,蒸汽动力,刚性悬挂,最后一条其实可以划掉),这个教派信奉多就是美,大就是好。

放下报纸的利国绅士们震惊了。

作为岛国,他们天然就是海军大国,尤其他们的世界霸主地位是建立在海军无敌的基础上。这个国家所有国民都对海军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不仅自己懂海军,还非常支持海军。

不需要海军部做出反应,见多识广的利国人已经准备将单装火炮塞进新式抽水马桶冲走,就算双联装火炮也只是勉强达到及格线。他们开始畅想三联装甚至四联装的火炮出现的那一天,幻想在一艘军舰上装上大口径多联装主炮,那密密麻麻的炮管子竖起来该有多么的威风。

多炮塔神教理论祭天的后果就是全重型火炮战列舰,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无畏舰提前出现了……

多年以后,利国人在他们第一艘无畏舰阿金库尔号上一口气装上了七座炮塔,此举空前绝后,被神教徒封为圣物。

时局艰难的露国人砸锅卖铁,将他们的第一艘无畏舰诺夫哥罗德号差点造成了圆盘子的形状,丑的天怒人怨,还一口气装了六门305毫米的双联装大口径主炮。

东岸人那时候号称最弱的列强,没能力在第一款无畏舰上实现多炮塔的梦想,青铜倔强的他们硬是拖到第二款无畏舰经费到位,然后义无反顾的建造了扶桑级战列舰,同样装备了六门305毫米的双联装大口径主炮。

一番操练后,他们齐齐宣布多炮塔神教理论破产。

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在新历897年这个时间点,所有人都对多炮塔神教理论深信不疑赞不绝口。

能想出这么美妙的理论,这是个天才。对利国人能毫不藏私,这又是怎样的国际主义情怀。利国人民迫切想看到关于这位具有国际主义情怀的天才任何信息。

利国人民所想就是利国所有报社笔头对准方向,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没能采访到路远,以至于整个利国的报纸都在问路远去哪儿了。

大英驻利国公使林宗鸣这段时间很风光。作为一个没落的帝国驻外公使,林宗鸣这些年受了很多气。国内不知情的人骂他贱骨头,站不直说话不硬气,国外同行骂他活的像是刚出土的活化石,无法沟通。

有时候他都想追随帝国前外事大臣顾明臣脚步直接去了……还好同僚许景澄制止了他。

前段时间,帝国海军部拜托关系良好的许景澄公使给他打招呼,让他林宗鸣协助一个叫路远的海军留学生给利国朝野做公关,给两国海军部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破冰,改善利国上下对大英的偏见,暗中阻挠利国与东岸人签订盟约。

林宗鸣自然是答应……个屁!一个才十五岁毛头小子,他能公关谁,他能改善什么,他又能阻挠到哪里?

得知消息的那一天,林宗鸣把自己关在公使馆的办公室内,痛骂外事大臣、海军部的匹夫、还有那个不知道谁家爱出风头的纨绔子弟足足一个多钟头。后来得知海军留学生和接舰官兵已经抵达利国东北部的纽卡所,他干脆当起了聋子和哑巴,装作不知道,直到路远他们离开利国都没想过主动联络。

然后故事戏剧性的反转了。

起初从事外交工作十来年的林宗鸣怎么也不能理解,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太废物加饭桶,直到看到报纸上说路远十二岁就能创办《海镜报》,并且能把报纸办到大英第二的水平,这才反应过来。

不是自己太废物,而是路远天生就是搞外交的料。

林宗鸣拼命的给国内的外事大臣拍电报,向国内传递局面大好的消息,唆使自己的上司主动去海军部……挖人。又随便寻个理由派人给在普国的海军留学生报信,顺便夹带私信通知路远快些回来搞公关。

八月十六日,路远乘坐丰顺号轮船来到利国首都。

没人知道纽卡所的《泰恩河报》,八卦小报《每日电讯报》、《笔笔涩报》对大英海军、对自己的抹黑文章其实是他自己花钱买的版面。

利国人的报纸或许会傲娇不愿意被收买吹捧大英海军人,但是花钱让他们反过来黑,自然是无往不利。海军部给的公关费用,路远公款消费起来豪爽的丧心病狂,效果也是一级棒!

至于后续的反转依然是路远搞的鬼。他拜托军校教官肖恩和康纳在利国的朋友——海军军械委员会成员杰米科上校就是康纳教习的好友,将许多“隐秘信息”一点一点放出去,欲扬先抑让利国人对他的印象不断改观,最后赌比较感性和直率的老头杨威理会主动跳出来,帮他释放最后的迷魂药。

名叫多炮塔神教理论的迷魂药将整个利国迷得神魂颠倒,是时候完成海军部给的第三项任务了!

路远扶了扶自己的军帽檐,快步走下港口的栈桥。

军旗飘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幻想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军旗飘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