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宋别 > 184 三流政客

184 三流政客

“嗯?”

程洲突然觉得心跳加速了两拍,但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

这一整天他都感觉神清气爽,就像后世减肥成功之时那种最佳状态······可能,是昨晚睡眠质量比较好的缘故吧?

然而程洲不知道的是:在‘太昊’游戏里每死掉一个‘骰子’、其他‘骰子’都会感受到波动,潜意识里会感到压力有所减轻。

云南之夜,天上的星星看上去特别明朗清新。

程洲仰望星空,感觉好久没有重温二十一世纪的回忆了;他不由得想起那首宰相的名作: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程相公,程相公?”

“啊?哈。”程洲从对后世的思念中回过神来,看到出现在面前的‘古装’中年人杨牧,他怅然的叹了一口气。

“程相公刚才似乎是在吟诗?”

杨牧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统御一方的枭雄,还是个油腻中年大叔,顺景的场面话张口就来。

“从行文句式来看,倒是像这里部民的山歌呢!端的是朗朗上口、韵味无穷,诗句里面蕴涵的吞吐天地的豪情壮志跃然欲出,程相公的胸襟格局、杨牧我万不及其一啊!”

——

“哈哈哈哈哈!”

杨牧可算是把程洲给逗乐了。

“多谢杨总管美言赞誉,我随口抒发几句而已,怕是上不了台面啊!”

“程相公过谦了。”

杨牧一脸严肃:“以我看,也就天朝上国赵太祖的诗句可与程相公的气概媲美!”

“嗯?”

程洲一脸茫然:赵匡胤的诗?他还写过诗呐,我可是一点也不知道诶······

在后世,人人都知道螨清酋长爱新觉罗·弘历写了两万首诗(平均每天四首),却不知道螨清对大宋和大明的帝王丑化与涂抹之下,赵匡胤留下的文集都被禁毁、大明皇帝的诗集只剩下朱元璋的几首。还好有海外小中华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在,他们保留了很多珍贵史籍,才让螨清酋长的邪恶目的没有得逞;不过华夏文明还是有巨量的珍贵典籍、在螨清的倒行逆施之下完全绝迹了。

杨牧当然也打听过程洲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他年少‘厮混跤场、不通经史’的光辉事迹;平日亦是满口粗白俗语,不知道太祖赵匡胤的诗词也就不稀奇了。

“程相公勤于军国大事,没有闲情逸致去关注诗文也是正理。”

他们杨家掌控的威楚府,是处在‘茶马古道’的正中间的关键位置,比段氏、高家的地盘离中原都更近;杨牧作为重点培养的世家子弟,当然对中原文化如数家珍了。

“宋太祖最有名的一首当属‘咏日’了——‘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真真是大气魄的帝王诗啊!”

杨牧摇头晃脑的,兴致颇高。

“还有一首也是咏日的,亦是气象万千——

未离海底千山黑 ,才到中天万国明;

朗朗浩浩照长夜, 掩尽微微无数星。

滔滔宏愿因之起, 挺躯来济苍生灵;

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

杨牧完全进入状态了,不顾程洲喜不喜欢,他又连续吟诵了八首赵匡胤的诗词才罢。他使用的都还是宋代官话(接近粤语和客家话),抑扬顿挫的,非常有韵味有美感。程洲回忆了一下,用后世满大人国语的来读的话就不是那么押韵了。

其实在后世,赵匡胤的十多首诗词,在螨清官方文人的努力辛勤工作下只剩下‘一首半’了。

——

杨牧毫不掩饰对赵匡胤的崇拜和对其他宋朝皇帝的轻视:“大宋皇帝

我只服太祖一人而已。”

“好个‘百战问鼎开太平’!想当年赵太祖在五代乱世中披荆斩棘、戎马半生,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唉,你就看看我杨氏十几代人想一统云南都没法做到;就可想而知赵太祖当年的处境是何等艰难,非他这样的文武全才不可啊!”

杨牧真诚的握着程洲的手,向他表白心迹:“我杨牧不才,不敢与赵太祖相比。可是我真的很想结束云南此地‘军阀割据’、蛮荒落后的状态,这绝非是为了我个人的权势!我们杨氏祖上有好几代都因为起兵被砍头,我杨牧安安稳稳的挥霍享乐不好吗?守着这茶马古道坐收税费、守着攀山(后世叫攀枝花矿脉)金矿铜矿,就算是中原也没有几人敢说比我们杨家富足的了。”

他越说越激动。

“可是本地的三十七部族、六十九土司,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不遵守国法、不施仁义教化,对部民随意残害践踏!以前是真的看不到改变的机会,直到你程相公打破北方的政治平衡、直接导致西南三番国发生巨变;我杨牧决心已下,就算付出生命也要把握这次良机‘换新天、施仁政’!”

······

安静良久,程洲清了清嗓子:“我为杨总管你的理想而骄傲!”

“云南百姓会为有杨总管这样心怀部民疾苦的带头人自豪的,我全力支持你。”

——

人口基数决定人才储备能力,也决定了人才的产出比例。

人口数量过少,那出现顶尖人才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像周边的这些小国,经常就依赖一些古老谚语和神话故事以借鉴,来指导军国大事······实在是因为他们没人才啊!

从段氏、高家、杨氏三家像‘过家家’似的百年夺权斗争策略来看,他们的权谋水平完全处于‘阴险主义’初级阶段;既没有长远的事先周密规划,具体行动时候的执行力和完成度也是极差的。

古代社会比现代社会更依赖‘带头人’的才智,而从‘带头人’对先进文化的理解上来说,大理、安南、高丽是一个水准:比辽国都差得远呢!

一个例子就是取的汉字名:从高丽土皇帝今日成、今正日、今正恩,到大理国王段正兴、段正明、段正严······祖孙几代的名字都用同一个字,这种‘大逆不道’‘纲常颠倒’完全就是‘进化出现了偏差’啊!也敢说自己熟读儒家典籍、精通华夏文化?

小事不小,仅仅这一个例子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事实上高丽和大理、安南这样进化不完全、还洋洋自得不承认自己不足的番邦,是永远不可能对中原形成实际威胁的,更谈不上争霸天下了。

同样.asxs.很低、地盘更小的契丹、党项、女贞这些,他们就敢将华夏文明精髓全盘照搬,迅速实现了蜕变。像女贞第一辈的‘带头人’就有辈份还按照辈份字取名完颜旻(阿骨打)、完颜晟、完颜昴、完颜杲;这种完全进化的小部落才是中原王朝最可怕而又最容易忽略的致命对手。

——

楚雄,杨氏大宅贵宾小院。

“夫君,我和玉萝姗这些天在杨氏藏书楼中有了一些新发现,是与玉萝姗母亲的身世有关的。我厉害吧?”

折彦璋故意在玉萝姗面前抓着程洲的手摇啊摇的:反正我是边塞出身的虎妞,就是这么不懂矜持,嘿嘿!

“据记载,当年缮阐府(昆明)高家起兵夺取段氏王位,丞相高升泰逼迫国王段正明禅位给他,段正明到天龙寺出家为僧。后来,后面是啥来着?我记不清啦!嘻嘻······”

折彦璋作个鬼脸看向玉萝姗,不得不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了她。

玉萝姗只是用食指轻轻点了一下折彦璋的脑袋,笑了:“高升泰夺位之时,毕竟段氏‘大义’在手(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义),国内很多人反抗高

家的以下犯上!其中楚雄杨氏就曾经帮助失败的反抗军、从他们掌控的茶马古道一直逃亡到成都。”

“嗯,”程洲点头:“这么说,玉萝姗你母亲很可能就是当年反抗军的后人。只是,当年的事过去那么久了;迫害你母亲的高升泰早就死了,段氏重新上位。而高、段两家很可能在交权的时候有交易,那就是不能给反抗军翻案。这样的话,你想在大理查清楚你母亲的来历还是很困难啊!”

对于程洲的分析,玉萝姗不禁大感佩服:“夫君果然智慧过人,真被你猜中了。杨氏的藏书阁中也记载了当年高家还王位于段氏的经过,高家就要求禁止当初逃亡大宋的反抗军遗属回国,当时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答应了,并为此正式发布了法令。”

她恨恨的吐了一口浊气,愤怒的说道:“所以,我母亲他们在大理国内还是戴罪之身,是不能公开查问身世的。”

程洲端起一杯茶给折彦璋喝,折彦璋开心的放开程洲的右手去接,程洲就趁机拉着玉萝姗的手示意她坐下、消消气。

折彦璋耿直,倒是没注意到这里面的套路,眉开眼笑的只顾喝着茶。

“我知道你是恼怒你母亲他们祖上为了段氏江山才与高家抗争,结果,段氏为了王位却与高家联合把这帮忠心不二的臣子出卖了!”

程洲轻抚着玉萝姗的香肩:“这就是政治啊,充满着各种交易与利益折冲。段正淳也要为他段氏几百口人的生存考虑,他肯定也不会喜欢夺过他家王位的这个权臣,他也是没办法。就算他硬气一回拒绝了高泰明的条件,那你以为局面会有何不同吗?不会。”

玉萝姗听了,也只得点头表示理解。

她自小被培养出来的满腹权谋和野心,只要程洲稍微一点醒她就明白了;原先她只是因为牵涉其中母亲身世的悲愤、气迷了心,要是此事与她无关的话,她也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缘故。

“报!”

杨府侍卫站在门外来报:“程相公容禀,大宋使团刚刚抵达楚雄城,杨总管命我速速告知!”

程洲施礼谢过,那侍卫的人生中没有受过这样的尊重、不由得微微楞,眼眶一红,深鞠一躬告退了。

“要不是我这些天在杨家大宅的观察,我还真会信了你杨牧昨晚那一番堂堂皇皇的说辞。一个人要是真的心系苍生、仁慈博爱,那就不会对属下军士、奴婢动辄打骂施以酷刑!你杨牧啊,也就是个三流政客,你这点道行还差得远呢。”

程洲大摇其头,刚才那名侍卫的反应,只是这么多天见闻的一例而已。

任你杨牧多么聪明、多么会扮圣人,我天天在你家里看着,你还能在每个细节上做到不露馅?

何况我程洲最喜欢深夜偷偷溜上上房顶‘高瞻远瞩’了。

你们杨家要真是那么得人心,也不至于在十几代的经营之下、在占据最大地盘的情况下屡屡失败。

可能某些方面你们杨家是比那些土司酋长强一点,那也强的有限。

你在那些土司部落面前感觉自己高人一等,无非就是多读了些大儒经典、学会了更多骗人的套路而已。

——

“三小程他们到了,我们在楚雄也把该说的话说透了。”

“他们按照常速抵达,现在可以亮起大宋使团的仪仗,我们正式去拜访大理城。”

程洲一手一个,把折彦璋、玉萝姗搂过来:“只要把这边的事了了,咱们就会有一段悠闲日子好过咯!我有预感,玉萝姗你母亲的身世会在大理城得到解答。”

宋别》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宋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