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千年汉帝国 > 【第五十二章 云中密议(完)】

【第五十二章 云中密议(完)】

呼啸的北风席卷而过,已经枯黄的草叶随风而起,飘上苍白的有些寂寥的天空。

这里是大汉帝国的北海州,虽然帝国南方还处在夏末秋初,但这里已经是秋末冬临的景象。每到傍晚时分,一股股来自极寒北地的寒风就会横扫似的袭来,卷过北海州的每一寸土地。

贝加尔湖,这个似一轮新月落在地表上的湖泊是整个北海州的中心。

汉圣祖时期,当大汉铁骑征服这里的时候,有汉官将这个硕大似海的湖泊命名为“新月湖”,但汉圣祖却力排众议,坚持以“贝加尔湖”命名之。这个原因,历经五百年岁月,怕是也只有同样穿越而来的邹燃才理解含义。

当年,以贝加尔湖为中心的整个西伯利亚地区都是俄罗斯人的天下,这里丰富的矿藏,绝大的战略空间,让俄罗斯人拥有了北极熊的称谓。但如今,这里是属于大汉帝国所有。

北海,亦是贝加尔湖的另一个称呼。而北海州之来由,也是源于此。

在贝加尔湖最重要的注入河色楞格河上游有一座北海城,这里便是汉帝国北海州的最大城池。

如今整个北海州的人口仅有五十余万,算是极其稀少的,甚至与南边毗邻的度信州相比也是相差甚远。但如果说起统治力和整体性,别说度信州,就算帝国老州也不能跟北海州相提并论。

整个北海州五十余万人口中,男丁二十一万,女眷二十六万,另外还有三万军队。这些人口分布在北海州贝加尔湖沿岸,其他地方却少有涉足。而这些人口中,只有七个姓氏,分别是苏、公孙、李、伯阳、公望、王、陈。而七个姓氏各有一个宗祠,每个祠堂各有一个族长,管理着各姓族人。整个北海州的赋税、管理大权皆在各姓族长手里,就算是北海州的州牧也必须依靠各姓族长才能有效管理整个北海州。

从某种程度上说,北海七氏其实已经包揽了整个北海州的权力,北海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独立,是一个对中央政权听调不听宣的国中之国。

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汉圣祖时期种下的。当时汉圣祖打下了北海州,却因为这里太过于寒冷,汉人百姓绝少有人肯迁移到这里,为了能让华夏民族永远占据这块宝地,汉圣祖不得不效仿“前辈”洪武帝,实施强制迁移,将当时关东七个望族尽数迁到北海州,并给予极大的自治权,以此让七氏安心在此定居。

而到汉烈帝的时候,北海七氏的问题已经渐渐被朝堂诸臣所关注。在大汉主义盛行的帝国,北海七氏的存在是不能被帝国核心层所接受的,特别是汉烈帝这种拥有极强扩张的统治欲望的帝王。于是,汉烈帝以讨伐匈奴为名,抽调了北海七氏各祠堂的“私兵”,然后又将北海州原有驻军调走,以轮戍的方式更换。

但北海七氏在北海州已逾三百年,所有势力早就根深蒂固,根本无法动摇,除非帝国想彻底推平北海州,不然北海七氏把握北海州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最终,汉烈帝只能采用当时内阁的建议,对匈奴围而不剿,让北海州始终保持在战争的第一线,如此便能控制住北海州。

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法不但没能控制北海州,反而让北海州愈发的强大。原本的历史上,匈奴南侵受阻,在东汉时代被彻底击溃之后会向西迁移,直到如今的波兰平原,然后建立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出现一个让所有西方人震惊千年的匈奴皇帝“阿提拉”!但因为汉圣祖的出现,整个世界历史已经改变,原本应该分崩离析,造成欧洲黑暗时代到来,使得匈奴有机可乘的罗马帝国大崩溃并没有出现,匈奴人西迁变得不可行,只能继续徘徊在汉帝国的北疆。

而汉烈帝的围而不剿策略让匈奴人有了喘息之机,经过与汉人数百年的征战,匈奴人也学会了封建制度那一套,并且与北海七氏有了若有若无的联系。当然,放在封建割据军阀里,这招叫做“养匪自重”。

北海七氏经过与匈奴人的不断摩擦、合作,又摩擦、又合作,不但将北海州的军权掌握,还训练出一支战力不俗的军队,沿用北海卫的称呼,这支军队被成为“北海鞭策卫”!

等到烈帝驾崩,乐帝登基,帝国内部矛盾开始不断激化,北海卫却在跟匈奴人的不断“纠缠”中不断壮大,等到乐帝晚年时,北海卫已经实质上不归北海州牧管辖,而直属北海七氏。

如此一来,汉帝国对匈奴的围剿就更加困难,以至于才有乐帝时期,匈奴王在度信州建立王帐,组建王旗军和骁骑军,出现白甲兵的事情。

而在当时,帝国内部已经有人意识到匈奴的崛起与北海七氏密不可分,更有可能是北海七氏暗中辅助的原因。但此时已经不再是单单一个北海七氏的问题了,而是整个汉帝国从内部已经滋生了无数解决不掉的矛盾和麻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帝国四大元帅在围攻匈奴王庭时,曾在大军出发前的集合地“云中郡”进行过一次秘密会议。

很多或多或少知道这次密议存在的人都认为“云中密议”只有四大元帅,即唐公李渊、益公崔凯、胡公张文渊及吴公赵蕞。但实际上,“云中密议”还有第五个人在。

这神秘的第五个人,绝对没有人想得到是谁,那就是当时身为王储的疏林格勒!

疏林格勒当时作为匈奴王的特使,受邀参加了这次密议。而密议的内容,当今世上仅有他们五个人知道,那就是四大元帅以及后来的匈奴王疏林格勒。

这也是为什么在羽林九卫同时出击,还能让匈奴王逃脱的原因所在。

要知道,当时的羽林九卫绝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就好比当今美国十一支航母编队同时出动,攻击阿富汗或者伊拉克这样的小国,如果不是美国故意放水,对方的首脑有可能逃脱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分割线…………………………

“所以阿达,我要你帮我设计一条线路,我要带着族人回到北海州,只有回到那里,我就可能东山再起!”疏林格勒眯着细长的眼睛,死死地看着眼前已经震惊的瞠目结舌的阿达。

过了半晌,阿达才有些缓过劲来,吞了口口水道:“我的王,你是说,我们跟汉帝国的四大元帅有过结盟?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何必要离开夜西草场,我们完全可以继续……”

疏林格勒一摆手,果断的说:“不是结盟,只是密议。阿达,你不会明白那四个老头为了拯救他们眼里的大汉帝国有多么疯狂……事实上,这次密议对于我们匈奴来说根本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当时如果我不同意,匈奴肯定被他们灭族,而就算他们放了我,也只不过是希望多一个机会罢了。密议内容里只答应放过我这一回,接下来的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将多图放在新罗州、度信州而自己向北逃的原因。我从他们那里学会了这样一个道理---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

说到这里,疏林格勒似乎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又道:“不过他们不会想到,嘿嘿,我这个在他们眼里只有利用价值而无合作意义的小角色会反手一击……唐公李渊怎么死的你还记得吗?”

阿达一怔,忽然若有所悟,惊道:“难道……”

疏林格勒哈哈大笑:“不错,正是我计划的。不然你以为一个身处万军之中,有无数精锐保护的大汉唐公殿下会这么容易死掉吗?哈哈哈,四个老东西,自以为掌握了一切,策划着一切,最后还不是死在了我手里?!哈哈哈哈哈!”

阿达的头脑有点当机了,有点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他们,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为了什么?”疏林格勒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疯狂,“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从乐帝末年开始,这四个老家伙就在策划着让整个大汉帝国陷入最大的混乱中,然后在废墟上从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大汉帝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我有一个好儿子,哈哈哈哈哈,区区一个月氏国就让他们手忙脚乱,最后还陷入了内乱,连五百年的帝都都被我们攻下了!哈哈哈哈哈哈……”

此刻的疏林格勒已经有点疯狂,笑声里除了狂妄,更多的似乎是无奈和愤恨。

无奈是因为这一切都不是因为他疏林格勒,而是因为他的儿子。而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疏林格勒也没有四个老家伙的才智,如此他才这么悲观和愤恨。

疏林格勒当然知道夜西草场虽好,但却是一个死地,一个不慎便将被人瓮中捉鳖。但他没得选。在北海州虽然能苟延残喘,但在北海七氏、大汉帝国以及西方罗马帝国的夹缝中,匈奴人永远只能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作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王者,疏林格勒决定赌这一把。但他没想到,大汉这个民族,每当陷入绝境时总会有英雄横空出世,那个邹燃,就这么突然崛起,闪耀在这片天空!

苦心经营了七年的防线在雍州卫的攻击下土崩瓦解,匈奴人又被局限在这区区之地。如今,只有回到北海州,回到那片冷的能让人绝望的土地上去,只有这样,匈奴才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这个道理其实多图也懂,疏林格勒特地给多图写过信,告诉他一些事情。但多图却比疏林格勒看的更远。匈奴人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放手一搏,或许能闯出去,缔造一片新的天地,要不就在这一代彻底灭亡!

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

就在阿达的愣愕和疏林格勒的笑声中,一个身影突兀地出现在破屋后面。

“这些事我会去问三个老家伙,如果是假的,我发誓,一定会让你们匈奴人亡国灭种!”

阿达和疏林格勒同时一惊,同时向后看去,只见破屋后面缓缓走来三个高大的身影。红翎,红麾,还有那身标志性的丘山铠---汉军!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汉军将领摘掉了头盔,眼神里带着愤怒,嘴角却露出玩味的微笑,看着疏林格勒。

“你,是谁?”

预想中的惊慌失措没有看见,反倒是听见疏林格勒用纯正的汉语问道。

那汉将突然有些无趣地将头盔丢到身边一个汉将手中,向前走了一步道:“你就是匈奴王?也没什么特别的嘛!我是邹燃,你口中那个必杀之而后快的邹燃!”

邹燃就这么站着,迎风而立,在这夜西草场最高的塔侬卡……(未完待续)

千年汉帝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千年汉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