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江南散记 > 第2章 2、 沧浪亭的竹

第2章 2、 沧浪亭的竹

沧浪亭与网师相去不远,慢慢着溜达,也不过三十分钟路途。秋日里,一个人走在暖暖的日头子底下,看着老城小巷子里的风物景致,听着周遭人家软软的苏州腔,心也是会醉掉的。

沧浪亭前有葑溪萦绕着,那溪也不象是条溪,水势更是浩繁,水面更是平静,有些像是池塘。如此在水一方的院落,更象是踞在一座孤岛之上。沧浪之水清兮也好,浊兮也罢,总有用处,至少在这里,它是要为这座姑苏名园写意出几分清静来的。去沧浪亭,有曲折的平桥跨在溪上,平桥四望,是古树亭台、曲墙长廊,再有路绕水环,湖光桥影,及在水势尽头的地方,蒸腾起的淼淼烟波,都让人流连。

既然流连,索性就支起相机,伪色友样的一通乱拍。不想却招来邻街人家的三个女儿,以为遇到摄影师在拍电视,雀儿般地欢喜围绕着。我倒也愿意,给她们拍了照片,过后她们便挤在显示屏前,咯咯地笑个不停。我没有笔纸,便让她们说出地址来,看我能否记下,她们齐声说出,犹如在齐声诵读课桌上的课文。其后我在背说一遍,说得不对了,她们便又再齐声背给我,一而再,再而三......

如此这般的热闹着,一个在周边的女游客听得不耐烦了,跑过来说,“你个木头脑瓜,看我都背下来了,苏州大学南下区乌鸦桥路59号。”

她们便叽叽喳喳地追着人家,“不对不对,是乌鹊桥。”

......

那个下午,平桥上的欢乐,至今想来尤是动人。只可恨回到北京的我,将照片一股脑地存进了电脑就完了事,是否辜负了三颗等待的心?

沧浪亭的墙内,风景就大不一样了。入园直白是座小丘,丘上古树苍劲,新木蓬勃,一派山野意趣。斑驳的林影间,一石亭屹立其中,此便为沧浪亭了。以为它会在很幽深的地方才能找到,没想到一切竟是如此之简单。

看水,就给你水的柔媚;看山,就给你山的刚强,这或许就是沧浪亭落落大方的性格。虽有失造园迂回委婉的原则,但不追求工巧,不妄加雕饰,古朴简洁,给人最自然的面目,让人在自然表意中去体会风景园林之美,却是沧浪亭带给我的收获。或正因如此,沧浪亭也成为苏州园林中的另类典范,也成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没舍得就上那个小丘,只看着沧浪亭从丘下绕过,小亭石柱上的一幅楹联最是感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说得多好。

小丘后,是闻妙香室,过去是明道堂、瑶华境界,再后便到了看山楼。到这里本以为该告一段落了,但登上看山楼,楼左右原本并未在意的径边修竹,竟也构成诺大的一片竹林。苏舜钦在他的《沧浪亭记》中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可见当时的竹林是何等的浩瀚。只如今看山楼的对面,是一所小学校的二层红楼,听不到风过竹林的沙沙细语,却听得到稚气学童的朗朗读书声。舜钦笔下的景致,只能凝固在舜钦的文字里,真是遗憾,不过在喧嚣的都市里,能看到这么沁人肺腑的一片翠绿,也该知足了。

看山楼下,有半居于地下的印心石屋,象是由黄石粗糙垒就,再在墙上随意镂空几处,便成了石窗。从那里看竹林,不再是翠色茫茫一片,而是万竿遥空,花草埋径。还记得那位沧浪亭最早的主人——苏舜钦,有句“帘虚日薄花竹径,时有乳鸠相对鸣”吗?在这里读起自是最好。

而沧浪亭给你赏竹还有个去处,就在翠玲珑,得名也是舜钦的一句“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经过一串折廊,来到一处过厅,有心的主人将前后的窗户,尽装饰上精美的窗棱,而窗棱密织出一个个细碎小小的图案,将窗外大片的绿意分割,如打碎了,又胡乱拼起来的翡翠屏,让人怜惜——不过这是我眼中的翠玲珑。而在《沧浪亭记》中,苏舜钦还说“澄川翠干,光影回合与轩户之间,尤以风月为相宜”......你去想月色如水,竹影婆娑,林声瑟瑟,桂气袭人,你再邀至友吟诗,红袖弄琴,闻远钟时有,呷半盏茶香,凭什么世间烦恼、锱铢利害,谁去管它?

这自是舜钦所言的“真趣”了吧?却也是翠得玲珑。

游过五百名贤祠、清香馆,过御碑亭,将至藕花水榭时,突然热闹了起来,原来那里有处茶社。在苏州上了年岁的人,很是钟情于这种地方来消磨时光,而苏州这样的茶社也很多,之前去过的网师园里有,之后去过的狮子林、藕园里也有,一样的人满为患,一样的热热闹闹,似乎也不分个上午和下午,清晨与黄昏。

我本好奇,也想加入到这热闹中去,只刚一落座,还不待茶博士殷勤眷顾,手机的短信就响了。原来逛够了观前街,又饱睡了一个美容觉的孩儿他妈再催我,说:

“同同已醒,也要赏苏州园林。”

不得已,只得向博士尴尬赔笑,然后仓皇地逃出了沧浪亭。

(本章完)

江南散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江南散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