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悠远的乡愁 > 第6章 化为尘土

第6章 化为尘土

富贵原是一场梦,当梦醒之时才知道,这一生所需要的只是一天三顿饱,除此之外什么都带不走。其实驱动人生不懈追求、不懈努力的就是那一已私欲,为了那不能满足的私欲去杀人放火,最终连自己的一切彻底赔上。

王焕龄的死触动了一个真情实意的女人心,这个女人就是乔老么么。乔老么么的一生可以说好多男人上过她的床,真正让她动了真情的只有两个男人,一个就是乔蓝子,她的婚配丈夫,第二个就是王焕龄。

王焕龄不仅风流倜傥、浪漫多情,更在她吃不饱、穿不暖的困难时期,他顶着败家子的骂名接济她,她的两个儿子能够吃饱穿暖是王焕龄从家中不很富裕的粮屯里偷米给她娘仨下锅。

其二,王焕龄给了她一个女人的坚强,给了她一个女人的自信,给了她勇敢活下去的信心,在那个时代,女人离开了男人就等于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生活来源。

乔老么么不同,她有一副较好的美貌,有一副洁白的玉体,靠这些资本,她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让他们学了点文化,给他们成了家,给他们娶上了如花似玉的媳妇。新中国成立后,两儿子一个当上了供销社的主任,一个当上了县运输公司的分队队长。

若干年后,两个儿媳不孝敬她,她就将两个儿叫回家,她坐在主房的大堂上教训子女们说:“狗崽子们,你们忘本啊,为了养活你们,俺年青时靠卖身把你们拉扯大,可你们……哎……告诉你们,你们今天不给俺钱,不给俺买寿衣,明天俺就去十字路口去卖身挣钱,把你们这群狗崽子的脸丢尽”

二儿子家六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他在镇供销社人缘极好,一旦坏了名誉,他就会颜面尽失,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因此,他就摆出一副可怜相哀求道:“妈,您行行好,俺手头当时不算宽裕,昨天俺给孩子买了两件衣服,这不,兜里还剩下伍元钱,您老先把这些拿去充充饥,等下一个月俺发了工资后再给您十元。”

大儿子家五见二儿子这样做,觉得自己是老大哥,应该在二弟头里把事做圆满,他歉意地笑了笑说道:“二弟都这样做了,俺做大哥的不能当不孝之子,俺身上还一点零用钱,俺拿出来给您垫补垫补,”

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一卷零用钱,有伍角的,有一元的,有两元的,他把拇指和食指吐上了点唾液正想数一数,大儿媳妇不让了,她起身走向前抢白道:“把钱拿来,咱没闲钱补笊篱,今年买碳烧炉子的钱还没有留足呢……”

她一把把钱夺了过去,嘴里又大吵小闹地嘟嚷道:“卖身,吓唬谁啊,有种的就去十字路口卖去。看她这老不死的烂货还有人买?”

乔老么么从年青就是一个要强的女人,没想到到了老年落下这样一个可悲的下场,她把嘴哆哆嗦嗦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头向后仰了仰,扑通一声摔在地上,两腿一伸就挺了过去。

家五、家六兄弟二人手忙脚乱,掐人中的掐人中,蜷腿的蜷腿,好一阵忙活才苏醒过来,醒来后她就嚎啕大哭:“俺的个命哎……俺年轻时候早早死了丈夫,俺逃荒要饭靠卖身才把你们兄弟俩拉扯大,如今你们翅膀硬了,不用娘了,俺的个命哎。”

她哭了好大一会,就自个自地走进内室,把衣服全部脱去,拿了一件破棉袄,光溜溜的走到村前河溪边的沙难上,河溪两边都是杨树林,杨树林边有一条直通河溪两岸的大路,从崮山镇斜插桃花峪的一条路正好与河西、河东重叠交叉的一条路;对衬成十字路口。

乔老么么往棉袄上一躺就赖地上了。刚巧桃花峪村设立了一处初中班,正值下午四点钟,学生们刚巧放了学,呼啦一下子就围了个水泄不通,路过的男女老少,为了凑这份热闹,都围拢过来看新鲜。

乔老么么根本就失去了理智,用破棉袄遮住了半身,嘴里直嚷嚷:“有买的吧,伍元钱就可以了。”所有的人都红了脸,把头扭在一边,再也不敢看她。

家六总算还是一个要脸面的人,他叫着妻子和儿女们赶了过来,双膝跪了下来,硬将衣服盖在了母亲身上,又没好气的命令儿女硬把母亲抬回了家。

乔老么么临死讲出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使所有听到的人目瞪口呆。

前面已经说过,王焕龄死后,王姓家族的家家户户都闹鬼,原来乔老么么为了给情夫报仇,她伙同她的情夫,情哥、情弟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他们的房前屋后,向他们院中扔石头,有胆大的就翻墙跳进院内直接袭击大人小孩。王焕龄的一生能够遇上这样一位红颜知已也算没有白到人世走一遭。

乔王两家的举动在桃花峪村可称是惊天动地,可谓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但从另一面反应出一个现实,桃花峪村人为了生存,为了让自己活的潇洒风光,不惜诛杀同族同类;为了生存,什么人格,尊严都变的那样苍白无力。

伊姓家族又是另一番模样。据说,伊家的老祖爷原来是从万洋峪搬迁来到桃花峪。他们原有兄弟三人,为了家产,兄弟三人闹分家,老三认为财产分的不均匀,赌气离家出走。

他要靠自己的能力独闯事业,这是一条硬汉子,骨了里镶嵌着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志,来到桃花峪他就扒光了膀子,没白没黑的开垦荒地。那时的桃花峪人烟稀少,邻里之间亲和友善,老三点了一根长长的火把,他自言自语的说道:“火把啊………火把,你在哪里熄灭了,俺就在哪里安家。”

天黑路陡,一夜的时间他就赶到桃花峪村,其它两姓人家热情的接待了他,为他做饭,为他安排了休息场所,他的勤劳和勇敢得了王姓家族的认可,王家就将仅有的女儿嫁给了他,再后来伊家的人畜两旺。

清朝末年,伊家就发展成了很具规模的大户人家,其它宋姓、张姓、刘姓、公姓是后期搬到桃花峪,他们之间尽管经历了历史的巨大变迁,但他们沿袭着忠厚传家的祖训,即平安又稳重的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穷日子,他们都有一个恒古不变的信念:明天,明天一定会好起来……(未完待续)

悠远的乡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悠远的乡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