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 题匾饺子铺

题匾饺子铺

有一天,羲之步经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旁书有一副对联,上写“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其字出于常人之手,呆板无力,叫人看了略有不快。古人做生意,门匾是很讲究的,务必请当地书法最佳者题写。若是随便找人涂鸦,不仅贻笑大方,对生意也有负面影响。

羲之看罢,未作声息。待走进铺子里看了,发现这里的情景蛮有意思。食肆当街,一口开水大锅,里面沸水翻滚,热气蒸腾,正在煮饺子。这锅里的饺子不是拿了盖板倾倒进去的,一个个包好的饺子都是从远处飞来,越过一堵矮墙,每个饺子都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里。一锅下满,不用特别招呼,墙那边做饺子的人就知数量已满,小鸟般的饺子此时也就停飞了。那种恰如其分的计算,达到了浑然天成的程度。

羲之觉得有趣,驻足看了好半天。他发现,每当一锅饺子煮好,捞完,客人们端了去,大锅内沸水空翻,墙那边的饺子又如小鸟般迤逦飞来,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即使人手亲自放置,也未必如此这般地分毫不差。王羲之十分惊奇,顺手掏出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坐定之后,羲之一边吃饺子一边端详那锅里的饺子。白面饺子,个个玲珑精巧,恰像是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啊!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轻咬一口,直觉得清香扑鼻,鲜美无限,满口都是好滋味。食罢,王羲之越过矮墙,见墙后一白发老妪坐在面板前,一个人,既擀饺子皮又包饺子,动作麻利极了。每包完一个,老妪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饺子便落入沸水中。

老人的高超技艺,让羲之惊叹不止,上前问道:老人家,这么深的功夫,让人佩服。请问,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这等技艺功夫啊?老人答道:学会包饺子,不消三日;睁着眼扔饺子过墙入锅,需十年;看都不看扔进锅里,需二十年;不知自己在包饺子、扔饺子而自知锅中物已满未满、已熟未熟,需要大半辈子的功夫。

王羲之默然良久。

老妪于是问:先生必是学问中人,何以默然?

羲之说:美器美味,须得相得益彰才好。您有这等绝活,而门匾上的字与此不甚符合,若能将门上对联换一副好字,那才叫好呢。

老妪慨然道:先生您有所不知,名手不好请啊!现今写字的人,但凡有点儿名气,动辄要很多润笔。他们大都喜欢到豪门贵族那里推销书法,既可接近官府,又能多得银两报酬。我这饺子铺乃小本生意,实在请不起书法大家啊。再说,那些会写字的人都是些眼睛朝上看的人,醉心于豪门巨贾之间,为咱老百姓的小铺子写字,担心降低了他们的身份啊。

羲之深以为然。

老妪愤愤地说:照我看啊,那些人的字多是没有功夫的涂鸦,还不如我包饺子扔饺子讲究呢!

王羲之深以为然,当即重写了那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这位老人家。

老妪看了落款,见是王羲之的大名,一时诚惶诚恐,直说: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请大人吃饺子,吃我包的饺子!

羲之笑道:刚才吃过了,不光饺子很好吃,您的手艺也让人叹为观止。

看着羲之的背影逝去,老妪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大书法家呢。(未完待续)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书圣之道:王羲之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