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印象宜昌 > 宜昌宗教面面观35

宜昌宗教面面观35

宜昌宗教面面观(5)

三十五、很本土化的道教

道教发源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种崇拜诸多神明、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提倡济世救人的本土原生态的宗教形式。或者说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信仰,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身养*的主要经典,通过内外双修、阴阳**来追求修炼成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

道教其实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代称,"道教"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来教化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许多都曾经以"道"来引以为傲,其中包括儒家、墨家、道家和阴阳家,甚至传入中国之初的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而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而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而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道教以老子、也就是神话里的太上老君为教主;道教的天神一是玉清元始天尊,二是上清灵宝天尊,三是太清道德天尊,后来又演变成三位一体的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道德",道教传入韩国,太极图成了韩国的国旗图案;道教传入日本,中国就有了"道理"这个外来名词。

道教的发展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道教的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这就是道教的理论基础;而老(子)庄(子)所形成的得道成仙的思想就是道教的核心信仰。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老庄所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以及通过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等修炼方式可以达到功德成仙的目的,这样很有中国特色的追求越来越被那些广泛的教徒所继承发扬。

战国中期的齐国兴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之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加上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构成了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也被道教涵盖;即便是唐代的统治者前期崇拜佛教,可依然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说是自己的祖宗,后来索*兴道废佛;到了宋代,宋徽宗甚至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而到了明朝,道教就达到了兴盛的**期。

明代中叶以后,因为全真派与正一派两派纷争,道教逐渐转衰。满人的清代一直重佛抑道,到了乾隆时,正一真人官阶由二品降至五品,禁止差遣法员传度;而到了道光时,更加雪上加霜,连进京朝觐也被勒令停止了。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先生信奉基督教,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趋衰落,虽然民间以民俗形式出现的道教仍很活跃,但日薄西山也是不争的事实。(未完待续)

印象宜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印象宜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