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印象宜昌 > 东山公园的变迁7

东山公园的变迁7

东山公园的变迁(7)

七、白龙井

"东山图画"之所以能雄踞夷陵八景之首,不仅仅有东山自然美景的存在,也有人文底蕴的展示。山上不仅有慈云寺、东山寺、东山草堂等名胜古迹,也有那座据传有千年历史的白龙神井。那座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朝的东山寺,位于现在的烈士陵园偏南,也就是现在的湖心亭北,与那个掩饰在绿荫之中的古白龙神池隔塘相望。

**东山公园大门,沿着山路向右行,大约百米处就到了那座白龙神池的所在地。坡上有几间依山而建的民房,那口井就藏在房屋不高的堡坎下,堡坎之上种着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如果不知道这个古迹的具体位置,就不会知道在这枝繁叶茂的树木之下的堡坎下方还有着这样一座貌不惊人、默默存在的古井。

那口白龙神池是由一些圆形的青石垒起来的,半圆形的青石墙体挡住了上方可能滚落的泥沙和土块,井壁后方的一块石壁上写着"白龙神池"四个字,还有当年维修时留下的年号,可惜有些斑驳脱落、早已模糊不清了。白龙神池是雅称,不过在民间,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个神池一直称之为白龙井。*****期间,因为破四旧立四新,白龙神池的"神"字曾经被用水泥覆盖过,当然现在早就重见天日了。

白龙神池之所以神奇,不仅在于井水清冽、冬暖夏凉、甘甜怡人,更因为不论天干水涝,这口井里的水都四季不干,而且不溢出,曾经是东山寺和附近数十里居民的生活水源,不管挑去多少,依然还是满满的。由于很久以来一直少有修缮、也没有加以保护,那口古井废弃已久,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那口神井的井水距井沿大概半尺高,水面三平米见方,水面漂浮着一些枯枝败叶,水下还有当年取水站立的石台阶。不过早已经显出破败的模样,井壁上爬满了青苔,部分地方的砖壁也坍塌了,显出被荒芜和遗忘的寂寞。即便如此,看着灿烂的阳光撒进井口,水面倒映着蓝天上的白云,将手指轻轻浸入水中,立刻就会感受到一丝静静的冰凉。

相传,传说中的白龙神井原名叫龙王洞,属白龙神,东山寺修好后,东山周围无水。东山寺的和尚就去玉泉寺求解,玉泉寺的方丈施展佛法,于是就有了这口井。不仅水质清甜,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来就成了东山一带方圆数十里僧侣和居民的饮水地。据说取水最多的时候,达到数千人,源源不断涌出的井水也依然能保障正常供水。龙王洞送水的故事也就此传开,人们就称这口井为白龙神池。

另一传说说的是,有一个行侠仗义的白生游历来到宜昌,在东山上救了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者,将老人送到长江水中,才知道老人就是水晶宫的老龙王,龙王为了报答白生的救命之恩,答应满足他的任何愿望。白生声称自己只愿为别人做些有益的事。老龙王告诉他,东山有一百足蜈蚣祸害百姓,白生就与蜈蚣精进行了一番生死角逐,虽然取胜,可是白生却中了毒、不治身亡。人们将他埋在东山之上。他就化为了一道清泉,乡邻自发的捐款凿井,为了纪念那个有情有意的白生和老龙王,就把这眼清泉称之为白龙神井。久而久之,白龙井就声名远扬了。途经井边的那条路被叫做白龙井路,旁边的那个山岗被叫做白龙岗,连这里的社区也叫白龙井。

距白龙神井不远的东山公园的山坡上,还有一个石砌的花坛,盛开的花朵和疯长的小草之中立着两块大石,上面刻着"娲石"二字,当然不会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留的石头,不过就是牵强附会而已。倒是那口早已败坏、早已被人们遗忘的白龙神井却是值得各位有心的游客去看一看的。不用去品尝,只要用心凭吊一番就足矣。(未完待续)

印象宜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印象宜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