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印象宜昌 >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8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8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8)

八、西坝(下)

西坝不过就是万里长江里面无数的由泥沙和乱石堆集而成的岛屿之一,在大宜昌境内,西坝比枝江的百里洲小,比王家河附近的淹州坝(备注:淹州坝又被写成是胭脂坝或者烟收坝)大,如果不是地处西陵峡口,在宜昌成为"过载码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显赫一时,又在解放后成了宜昌大中型企业的基地,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就了葛洲坝工程,也许真的是会在历史中一直默默无闻的。

就和那个久居宜昌、明代进士、公安派的代表人物雷思霈在《西洲杂咏》中所描绘的那样:"面面皆江水,层层是峡山。人烟丛树里,麦浪古城湾。"而他在诗中所记载的那种"渔妇荡尾桨,渔翁撒细网。网得鲤鱼见,卖与客船上"的画面,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其后的《东湖县志》上也有描绘西坝的图画。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低丘石坎、田畴房舍、庙宇祠堂、高树低草、轻舟白帆,就是当时西坝安宁祥和、山光水色美景的写照。

西坝古城的范围如今已找不到踪影,只能从《宜昌县志》的那幅地形图上估*那座古城的南北大约在内河街以上、向家牌坊到西坝三路,东西大约就是内河(备注:就是现在的三江)至外河(备注:也就是大江)。那张图上标明,当年的西坝古城城东有迎门山(备注:也就是现在的九中一带),西有炮台山(备注:也就是现在的宜昌航道新村一带),北有杨家山(备注:也就是现在的三江桥头南侧),而西坝古城城池就位于这三山之中。如今三峡制药公司的北侧应该就是那幅画中所画的城外南边的那个蓼叶湖的遗址。

西坝不得不感谢清咸丰二年(公元185年),因为太平天国的农民军攻克武汉,淮盐无法上运到湘鄂一带,清廷饬令川盐济鄂,以解宜昌、施南(备注:即现在的恩施)缺盐之难。一时间从西坝庙咀至大南门外沿江一带运盐的蜀舶云集,"日有千人拱手(备注:指的是摇橹),夜有万盏明灯(备注:指的是桅灯)"西坝的内河街和三江对面的河街的各种码头、货栈、店铺鳞次栉比,两岸商业活动日趋繁荣。

西坝不得不感谢民国十一年(公元19年),在两次兵变以后,军阀吴佩孚开禁**,公开征税,说是"既活跃宜昌商场,也广开军饷来源。"这件事的首末在拙文《宜昌印象》的《宜昌与**》中间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此禁例一开,川、滇、黔所产的**便大量**宜昌,**贸易得到了令人咂舌的发展,因为有了年收土税(**税银)一二千万之巨,各类生意都得到促进,仅城区人口也一下子猛增到0万,**馆、酒楼、旅栈、戏院、茶馆、**、金店常常客满,西坝也因为是货船上下货物的码头之一而得以繁荣。

西坝不得不感谢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做大做强和公私合营,那些小作坊、小业主和手工业者纷纷组织起来成立了不少的工厂的企业,仅在西坝、现在还找得到名字的有:华光硫酸厂、利民化工厂(备注:地址是原来的黄陵庙)、民康药厂(备注:地址是原来的西霞寺)、峡江造纸厂(备注:地址在原来的川主宫)、三峡药厂(备注:地址是原来的松隐庵)、宜大砖瓦厂(备注:后来搬到伍家岗白沙脑)、长航宜昌船厂、磷肥厂(备注:也就是现在的友禾化工)和三峡瓷器厂(备注:后来搬到艾家嘴),使得西坝一跃成了宜昌的一个老工业区。

不过最为应该感谢的还是1971年开工的代号为0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因为一期工程的重点就是葛洲坝和西坝,而且数万劳动者的工区主要就在现在的上西坝,这就使得原本多半是农田菜地、以出产蔬菜和鱼虾为主的这座江中之洲一月变成了千军万马的施工地,后来又成了长江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葛洲坝船闸和电厂等等一长串央企的所在地,自然身价倍增。(未完待续)

印象宜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印象宜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