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国家命运 > [VIP]第八章 悲壮情怀

[VIP]第八章 悲壮情怀

28.我们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基本意图与原子弹相比,导弹方面似乎要顺利一些。应该肯定,苏联专家在中国导弹的仿制阶段,给予了很大帮助。1959年初,第一批“P-2”导弹武器系统图纸共500多箱翻译绘制完成,发往全国各地生产厂家,据此生产各种部件。但正如原子弹模型一样,在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上,苏联也留了一手。看似进展很快的导弹仿制,实际上也面临着重重障碍。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苏联专家对建设发动机试车台不积极,一直不给发动机试车台的技术资料。没有试车台,发动机生产出来,就没法试车,没法试车,就没法拉去试射,等于一堆废铁。任新民负责发动机这一块,他很着急,三番五次去找苏联专家组组长马蒙诺夫,马蒙诺夫总是找各种借口拖着不办。最后竟说,中国的工厂没有能力生产出合格的试车台,发动机组装好以后,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到苏联试车。

除了试车台,还有一种传力元件特种橡胶膜片,资料也不给。任新民去找马蒙诺夫,说,在合同的目录中,这种传力元件特种橡胶膜片,是有的,可是我们查遍了却没发现有关这种膜片的任何资料和图纸,连规格、质量、标准这样的说明都没有。你们没有给我们。

马蒙诺夫点点头:“是的,你们不用查了,是没有。”

任新民说:“可不可以尽快把这一资料寄过来?”

马蒙诺夫摇摇头:“没有必要,这种特种橡胶膜片,虽然很小,但工艺非常复杂,你们的工厂不可能生产出来,即使生产出来,也达不到标准,所以你们没有必要费这个力气。”

任新民不想放弃:“我们有很多工厂,我们可以试试嘛。”

马蒙诺夫说:“你们的精力不要Lang费在一两个元件上,这个小东西完全可以从我们那里进口,它并不需要多少钱。”

任新民争辩道:“这不是钱的问题。”

马蒙诺夫不耐烦了:“我们不要在这样的小问题上争论了。”

任新民只好无奈地走了。

事情报到钱学森那里,钱学森请任新民、梁守槃、庄逢甘、屠守锷等专家发表意见。任新民说,膜片这个东西是不大,买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将来我们要批量生产导弹呢?哪一天他要是不卖呢?看起来小,放在整个导弹里简直可以忽略不记,和他们吵我都不好意思,可没有,导弹就不是个导弹,是个废铁疙瘩。别看小,和试车台一样,却是个卡脖子的大问题!

钱学森问:“自己搞,多长时间能拿下来?想没想过由谁来搞?”

任新民说:“我带人搞!找他之前我琢磨过,没那么邪乎,其它工作不耽误,给几个年轻人,一个月我拿下来!”

钱学森说:“好,人你自己挑。”

任新民说:“钱院长,我看试车台我们也快点搞吧,大家都知道,P-2导弹在苏联早淘汰了,根本没作为武器列装,我们仿制它,不就是为将来我们发展自己的导弹打个基础,练练手吗?要是连发动机都要拿到苏联去试车,我们的导弹就别想独立了。”

庄逢甘也说:“发动机是心脏,试车台无论如何我们要有自己的,现在没有,将来也必须要有!”

梁守槃说:“搞吧,我愿意参加这个工作。”

钱学森说:“好!也算我一个!”

这些想法由钱学森报给聂荣臻,聂荣臻说:“我同意你们的意见,自己干,再难,也要把这个卡脖子的东西搞起来!”

按照当初的部署,任务代号为“1059”的“P—2导弹”仿制计划,应该在1959年国庆节前进行实弹发射。由于种种原因,也是无法完成了。

1960年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聂荣臻将中苏经济援助与科学技术协作方面的变化情况,先报告了**和周恩来,以后又在会上就此作了发言。

聂荣臻发言中讲道:苏联很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终止与中国的协定。他说:“米格21飞机和导弹的技术资料,苏联都卡住不给了。看来,靠苏联援助肯定靠不住了。苏联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加上对中国不放心,所以在国防新技术方面加紧限制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基本意图,就是在尖端武器装备的科学研究上,使中国与它保持相当的距离,只同意我们仿制苏联即将停产甚至已经停产了的装备。总之,他们是想长期使中国停留在仿制阶段,处于依附地位。”

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29.中国人迈向太空的第一步1958年10月16日,赵九章、卫一清、杨家墀、钱骥和翻译一行五人,前往苏联考察参观人造卫星。他们参观了苏联的卫星发射场,和苏联专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交流。70多天的考察之后,他们看到了中国这方面的巨大差距,开始冷静下来了,赵九章写出一份详细报告,指出:鉴于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状况,发射人造卫星的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从探空火箭搞起。

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认为这个报告切中实弊。

1959年1月,邓小平在听取张劲夫等人汇报后,说:现在发射卫星与我们的国力不相称嘛,不能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看来,你们的空间技术研究任务需要作一个调整,没有一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行的,纸上谈兵是兵家大忌,要老老实实从打基础开始。

负责经济工作的陈云也说,目前国家拨巨款搞卫星,不现实。

聂荣臻认为,目前,确实出现了科研战线拉得太长的情况,某些项目收缩一下,对集中力量研制导弹、原子弹是有好处的。搞探空火箭,本来就是我们研究人造卫星的第一步任务,今后就要在研制探空火箭方面下足工夫。

张劲夫提出,科学院关于人造卫星的近期研制方针是,集中力量搞探空火箭。

于是,“581工程”下马了。轰轰烈烈的卫星计划回到起点上,开始重打基础。

为充分利用上海的科研力量,经聂荣臻批准,科学院刚成立不久的卫星运载火箭及总体设计院迁往上海,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先集中力量搞探空火箭。

1958年底,37岁的**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王希季接到上海市委人事部门通知,调他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技术负责人。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单位是做什么的,工作后才知道,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保密性又很强。他是云南大理的白族人,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和华罗庚教授同船回到祖国。

王希季和副院长杨南生负责“T—7M”型液体探空火箭的研制。当时国家拨给这个项目的钱很少,研制条件极其简陋,参与的人员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1岁。有一台试验设备就安装在单位一个厕所隔出来的小天井里,5平方米大小。他们整天在这个狭小、气味不佳的地方做试验,获取数据。那时,单位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电动和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要计算一条弹道,计算纸能摞半人高,一天24小时都有人算,算了40多天才计算完。

火箭发动机试车,需要有防爆、防火、防毒的措施,新建试车台,需要钱,也需要时间,他们没有钱,也不想耽误时间,就来到松江县郊区,钻进当年日本人留下的一座旧碉堡,把它改造成一座简易试车台。聂荣臻和钱学森就曾站在这个碉堡外面,观看发动机试车。

火箭运到了安徽省广德县山区的发射场,那里条件更是奇差,一些辅助设备只能用替代品。没有吊车,用古老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的;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大伙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跟踪火箭;所谓的指挥所,距发射架只有100米,是在田埂上用沙包垒成的,一旦出事,可能会闹出人命。

1960年1月,第一次发射失败。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完全自己设计制造的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火箭直径只有250毫米,起飞重量190公斤,发射高度8公里。虽然它像个大炮仗,但它毕竟是中国人研制出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张劲夫、钱学森陪聂荣臻来视察。张劲夫说:“传到国外,打死人家也不会相信。中国人搞火箭在这么个破地方,这么个搞法。王希季,在世界航天史上,你这可是空前绝后啊!”

王希季说:“可惜低了点,才8公里。”

聂荣臻说:“别小看这8公里,它是中国人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4个月后,**来上海参观新技术展览会,老人家健步走进上海展览馆尖端技术展览室内。探空火箭和发射架模型摆放在中央。**围绕着模型,好奇地看着,用手拍拍火箭,问:“这家伙能飞多高?”

讲解员回答:“8公里。”

**轻轻哦一声,仿佛有些遗憾,但很快笑了:“了不起,8公里也了不起!就这么搞,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说完,**再次俯下身,用手抚摸着火箭和发射架的模型。

但是,由于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在国防尖端项目研究“缩短战线”的政策调整中,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先是悄悄地退到一旁,然后便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30.兄弟,你可以安息了中南海。周恩来领着孙继先穿过院子,朝**住处走来。警卫员一见孙继先就笑了,边喊便朝房里跑:“主席,孙司令来了。”

**在看书,头也不抬,问:“你这个样子,大呼小叫的。哪个孙司令?”

“长征时,抢渡大渡河的孙营长!”

**高兴地放下书:“孙继先啊,快请他进来。”

**对跟随自己一路长征走过来的孙继先很熟悉,对导弹试验基地的建设也很关心,因此每次孙继先来,他都抽出时间见见。这次孙继先给周恩来汇报完工作,周恩来随便带他来见一见**。

孙继先随周恩来进入**卧室兼书房。坐下后,**说,你不是在沙漠上喝西北风吗,怎么跑到北京来了?孙继先说,我来开会,顺道把跟着苏联专家学打导弹的李福泽副司令接回去。我那儿快搞好了,让他回去打导弹!

听说基地快建好了,**很高兴,又问:“你学到一点东西没有?”

孙继先说:“学了一点!”

**说:“学一点可不行。现在形势变了,打仗的本事用不上了,要把打仗的劲头用在搞尖端武器上,要多学习,要把外国先进的技术学到手,这是个硬仗,你要打好!”

孙继先汇报说,他们的学习都抓的很紧,正通过办教导队和向苏联专家跟班作业的方式,争取多掌握知识。

**又说:“你身上的担子很重,要多学习,我也在学,不学习是要落伍的呀!”

谈了一阵,周恩来便和孙继先告别**。从丰泽园出来后,周恩来问到了在基地的苏联专家的情况,并嘱咐说:“你们那里艰苦,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不一样,又远离亲人,不容易,你们要想办法多照顾他们。”

孙继先告诉周恩来,机场修好后,隔几天就从北京、广州空运去新鲜的食品,还从东北搞了一些‘哈白猪’,从北京搞来一色的白公鸡,办了一个小农场,养一阵杀了,专供苏联专家。副司令李福泽专门从哈尔滨一个当市委书记老战友那里,说好话,耍赖皮,要来四个西餐高级厨师。每个周末,想来北京的,就用飞机把他们拉过来。不来的,就在基地给他们办舞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让女同志们陪他们跳舞。

周恩来听罢,沉默一阵道:“你看,我们靠‘拐棍儿’走路有多难呀……老大哥恐怕靠不住了,你要心里有个数。”

孙继先点点头。

周恩来说:“孙继先,你还有什么难处,就说。”

孙继先摇摇头,说没困难。周恩来突然想起什么,说:“听说你那里牺牲了不少人。”

孙继先一低头,默认了。他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周恩来注意到他的表情,说:“你有困难,就直说嘛!”

孙继先这才咬咬牙,说:“总理,有些人到死都不知道在哪儿是干什么的,除了技术人员,几万官兵还蒙在鼓里呢,陈司令和我商量过,想把‘底儿’原原本本说出来,您看可以吗?”

周恩来点头同意了:“现在可以说了。但一定要大家注意保密,要和官兵们讲清楚,不是对他们不信任。美国中情局,蒋介石的特务机关,对我国尖端武器的研制一直盯得很紧,通过多种手段搜集情报,并叫嚣要实施打击,我们不得不防。官兵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句话,一封给亲友的信说漏了,就可能坏大事,因此,万不可掉以轻心。”

孙继先郑重地点点头,敬一个礼,离开了周恩来。他的背影很削瘦,本来孙继先身体就不好,有胃病,经常失眠,在戈壁滩上长年奔波,风餐露宿,压力又大,此时他显得更瘦了,脸也黑得吓人。

现在来看,当时的保密工作似乎做得有点过了头,但在那个年代,那种背景下,一切又都是顺理成章的。导弹、原子弹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尖端技术,各个国家之间封锁得极其严密,有关导弹原子弹

国家命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国家命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