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舍得》 大全集 > 第三章在舍得中寻找机会,把握事业机遇(3)

第三章在舍得中寻找机会,把握事业机遇(3)

5.掌握时机,一击致命

一般来说有两种因素能影响行动的结果。一种是必然性的因素,另一种是偶然性的因素。当然,在现实中,往往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人们常说做事情要有机会才能成动,机会就是具有偶然性的有利因素,它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过了机会也就没有了,所以又叫时机。俗话说:“开船要趁涨潮。”如果不看时机,而轻易行动的话,结果就是事与愿违。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合伙逼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立小儿子胡亥为皇帝,即秦二世。赵高依仗秦二世对他的宠信,大开杀戒,干了不少坏事。后来他害怕有大臣入朝上奏时揭他的老底,就想方设法捂住盖子。有一天,赵高对秦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而有威权,是因为群臣只闻其声,不见其面。何况陛下正当年轻又刚刚即位,不一定对每件事都了如指掌,万一在朝廷上措置不当,给大臣留下话柄,这就不好了。不如深居宫中,同熟悉法律的近臣及侍中,一起处理政务,事情就有了缓冲的余地。这样一来,大臣就不敢上奏没有把握的事,天下的人都会称颂陛下是圣明的君主。”昏庸无知的秦二世乐得把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从此他不再上朝,一味地在后宫里寻欢作乐。而随着权力的扩大,赵高的野心也不断地膨胀,因此除掉李斯就显得日益迫切了。

当时的秦朝事实上已是危机四伏,胡亥的暴政变本加厉。沉重的徭役赋税和残酷的苛政刑法,使人民苦不堪言。六国的旧贵族们也日夜谋划着复辟江山,各种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点燃了反秦的熊熊烈火。李斯面对危局,心急如焚,屡次想进见秦二世,秦二世只是不许,赵高见此情形,假意对李斯说:“当今关东盗贼出没,但皇上仍然纵情于声色犬马,毫不关心。我本想劝阻一番,无奈位卑言微。丞相乃先帝重臣,为何不肯进谏呢?”李斯说:“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现在陛下常居深宫,我很难见到,找不到机会啊。”赵高见李斯已上钩,心中窃喜,表面却不动声色:“只要丞相肯进言,卑职一定留心,瞅到皇上有空闲,立即来禀报。”李斯自是感激不尽。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当然就十分反感别人在他玩兴正浓的时候来打扰。于是,每当看到胡亥歌舞狂欢,与众姬妾厮混时,赵高就派人通知李斯:“皇上正闲着,可以奏事。”李斯赶忙去求见,一连几次,都是如此。胡亥非常恼怒,破口大骂:“我闲着的时候他不奏事,偏我宴饮正酣之时再三扫我的兴致,难道是看朕年轻,瞧不起朕吗?”赵高趁机说:“若是这样,事情就严重了!沙丘之谋,丞相曾经有功。如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地位没有提高,他这样做是想让陛下实行分封,立他为王呢!如果陛下不问臣,臣是不敢说这些话的。我还听说丞相的长子李由与反贼之间有书信往来,不过我还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因此没敢报告皇上。”秦二世见赵高分析得头头是道,因此,准备拘捕李斯,又恐怕把握不大,打草惊蛇,便先派人调查李斯儿子李由与盗贼相互勾结的证据。

对赵高在皇上面前打他的报告,李斯已有耳闻。他知道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他上书给秦二世,一面申诉自己的冤屈,一面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秦二世注意。然而此时的胡亥,早就被赵高完全迷惑,他反而将李斯的申诉书交给赵高过目,嘱咐他要小心。赵高佯作悲伤地说:“丞相父子谋逆之心已久,所担心的就臣一人。臣死不足惜,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这几句“赤胆忠心”之言,使胡亥大为感动。他安慰赵高道:“有朕在,谁敢动你?”自此赵高更加肆无忌惮。

当时,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李斯邀同将军冯劫和右丞相冯去疾联名上奏秦二世,建议暂停阿房宫的工程,减少边区戍守和转输,以缓解民愤。秦二世对李斯本就有怒气,这下一触即发。他咆哮道:“这些都是先帝开创的功业,必须继续从事!如今我才即位两年,就蜂盗并起,完全是因为你们镇压不力所致。你们身为两朝重臣,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还有何资格占着丞相、将军的位子!”说罢,叫人把冯去疾、李斯、冯劫统统抓起来,投入监狱。冯去疾、冯劫知道消息后就自杀了。李斯觉得自己一向劳苦功高,皇帝不会把自己怎么样。哪知秦二世把李斯交赵高审问定罪,赵高拷打李斯,鞭子像雨点般落下,李斯不胜痛楚,被屈打成招。李斯自负能言善辩,自己又确实没有造反的心,于是又找机会上书,希望秦二世能赦免自己。然而奏书呈上,全落在赵高手中,赵高指使狱吏将奏书扔在一边,压下不报,并说:“囚犯无权上书。”

后来,赵高暗派宾客十余人冒充为御史等人,再次开庭审判李斯。李斯仍然坚持原诉,赵高则派人再次拷打他,李斯只得又改口。秦二世派人复查李斯的案子,李斯以为与以前一样,说了也没用,为了不受皮肉之苦,便违心服罪。秦二世知道后,高兴地说:“没有赵君,差点让丞相把我卖了。”秦二世二年的七月,李斯被腰斩,并弃市咸阳。

相传由于秦始皇的赏识,当初李斯不仅官运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着沾光。在一次酒席上,李斯想起了他的老师荀卿告诫他的“物忌太盛”这句话,感慨地说:“我是个平民百姓,今天却做了丞相,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但是,物盛则衰,我还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而到了临死前,李斯对二儿子说:“我想与你再次牵着黄犬,一同出老家上蔡的东门去追赶狡兔,这已是不可能的啦!”由此可见,李斯曾经对现实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可惜他贪恋权力,虽然知道有危险却迟迟不肯离去。

后来在赵高的算计下,他又多次不合时机地进谏,惹怒了秦二世。可怜的李斯到此时还不明白,形势已经对他很不利了,竟然还要与他人联名上奏劝告秦二世。李斯不合时宜的事做得多了,当然命就保不住了。

时机总会出现在一刹那间,往往就是在我们犹豫着不知该前进还是后退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所以,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狄斯累利说:“人生成功的秘诀,就是当好的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然而当坏的时机来临时,如果没有想办法避让的话,更意想不到的事就会接二连三地来了。

6.智者创造机会

有一家小企业要跟一家大企业合作,麻烦的是本市还有一家比他们实力更强一些的小企业也要与这家大企业合作。怎么才能竞争过那家小企业呢?后来这家小企业的老板,一边要员工们准备迎接大企业的检查,一边在机场就将检查团直接接到企业里了。一番谈论下来,合同很快就签好了。可怜的另一家企业,还在那里苦苦地等待。所以说,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世上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永远不会在现实面前低头,如果暂时还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就会自己去创造这个机会。

有着铁人之称的王进喜有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王进喜在玉门油田的时候,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因为当时没有国产的钻头,靠进口又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他们架起大锅煮去旧钻头上的油污和泥沙,修一修、配一配,拼装成可用的钻头,竟然还用了半年,一共打了5口井,不仅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他的这个经验在全油田得到推广。1959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时,异常兴奋,就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国”的帽子。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王进喜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到石油大会战中的。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带领全队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于是,他们就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保证了按时开钻。王进喜就这样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们的105钻井队,也因此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是呀!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是我不行,是我没有机会而已”,这句话是失败者的理由,而不是成功者的理由。王进喜与唐骏的经历都告诉我们,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聚集力量时,等待是必须的,但一味地等待时机就不是上上之策了。要知道,机会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们一系列行为所引导出来的一种相对有利的局面。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只是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地去做。人不能永远生活在空想之中,也不能永远地等下去。成功进退的关键就在于不仅能等待老天爷给自己机会,还要能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未完待续)

《舍得》 大全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舍得》 大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