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围猎摩云岭 > 第七章 古墓寻妖(1)

第七章 古墓寻妖(1)

眼下陈锐手头并无急事要办,康昭的意见,陈锐趁这个短暂的空闲,再重返灵山镇一趟,去找王老道,深入了解一下孙大脑袋的情况。同时,争取王老道做我们的眼线,密切监视灵山镇的敌情和孙大脑袋的动向。

天黑不久,陈锐化装只身来到了灵山镇。也许是因为白天他和周玉龙的大闹,庙会早早就散了。夜幕降临不久,古镇就早早入睡了。在镇口的隐蔽处,陈锐先对镇里做了一番观察。昨夜月明星稀,今宵却阴云密布,镇子里漆黑一片,看不见行人。就连镇里主干路旁的几个大商家门前,也是漆黑一片,没有丝毫的光亮。在确认无人设岗设伏之后,他悄然潜入镇里,直奔王老道家。

在王老道家黑乎乎的小胡同里,陈锐屏神谛听了一会儿后,翻过低矮的院墙,轻轻叩响了王老道家的窗户。

夜不算太深,王老道还没有睡实,他听见敲窗声,立即作出了反应。轻声问道:“谁?”

“大哥,是我,给你算过命的朋友。”

王老道惊的“哎吆”一声,翻身披衣下炕,推开了房门。

“兄弟,你怎么又回来了?胆子太大了!外面冷,快进屋!”

“不了,别惊扰嫂子和孩子们睡觉,咱们在外面聊几句。”

“行!”

王老道轻轻带上房门,两人来到小院外的一个僻静处。王老道问:

“兄弟,连夜到这来,有事吧?”

“有点儿。孙大脑袋咋样了?”

“别提了!他追你们,人没追着,还差点儿被马压死。他是让徒弟们抬回来的,灰头土脸的,那模样惨极了!这回他可在全镇的人面前,丢大了脸!”

“他知不知道我们是干啥的?”

“不少人都听见,在抬回镇上时,他躺在担架上,嘴里骂骂唧唧的,说你们根本不是踢场子的跤手,准是共产党解放军!除了你们,没有人有那么大的胆子和能耐。要是早看出你们是解放军,他这口气早咽了,根本不会追你们。他还说,老蒋的正规军都打不过你们,栽在你们手里不寒碜。他还教训徒弟们,这些日子,夹住尾巴,长点眼睛,别出门惹事,尤其离你们远着点儿!”

陈锐笑了一下,说:“这小子到挺会给自己找面子。老哥,你再给我说说孙大脑袋。”

王老道低头想了一会,把他所知道的孙大脑袋情况,详细的讲给了陈锐。

孙大脑袋是土生土长的本镇人,也是穷人家出身。这小子从小就顽劣不驯,十三岁就进山当了胡子。经过几年的打杀,凭着他的狡诈和凶狠,最后当上了掌管百十来号悍匪的胡子头,绰号“大脑袋”。经过多年胡子生涯历练,这家伙除了学得心黑手辣、阴险狡诈外,还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一是枪法准,二是擅长摔跤格斗。动起手儿来,三五个棒小伙子贴不上他的身。他调教出来的徒弟,也个个身手不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大脑袋厌倦了啸聚山林的生活。日本人来后,他给日本人干事儿。日本人倒台后,靠上了周贵鹏的大儿子周玉岭,花钱买了个灵山镇镇长的帽翅儿,成了这方圆几十里,两三万人口的父母官。他把手下的人,安插在各村的村公所,靠他们控制各村。而他的徒弟们,一部分留在了镇公所,一部分成了他的兴隆山货庄的伙计。听人说,在他的山货庄里,藏匿着不少枪支弹药,供他的徒弟们给他看家护院。

说完了孙大脑袋的情况,王老道又说起了自己受周麻子和孙大脑袋一伙欺凌的往事。王老道也是本镇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他刚刚懂事儿,本家的亲戚们就把他舍到镇北,离点兵台村不远的真一观里。真一观是个小庙,里面只有一个姓齐的老道。这齐老道一人守座空庙,孤寂不说,时常忧虑自己百年之后,小庙断了香火。现在有这么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儿,不嫌庙小和日子清苦,情愿出家为道,齐老道自然喜不自胜,乐而纳之了。王老道进观拜师的时候,齐老道就近四十岁了。自此,一老一少,相依为命。日子久了,两人形式上是师徒,实际上情同父子。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齐老道已年过花甲,王老道也年近三旬。当地人重佛轻道,在山民心中,张天师抵不过观世音,所以小庙儿门庭日渐冷落,香火稀少,最后弄得两人的衣食,不得不从庙前庙后那几亩薄地里出。幸亏王老道是个勤力之人,农忙时节他伺弄那几亩薄地。农闲时节便走乡串户抽贴算卦,赚几个小钱,补贴庙上用度。饶是生活十分清苦,师徒二人倒也不至于挨饿受冻。

就在几年前,合该王老道命犯桃花。人在庙中,想不到一桩亲事自己送上门来。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天刚黑下来,王老道外出算命夜归。他已经出去三四天了,思归心切的他,心里惦记着师傅,顶着刺骨的北风,急急的赶路。他身上又冷又乏,半夜时分,总算快到庙上了。他透过漫天风雪,看见了白茫茫大地尽头的小庙,心中一阵宽慰。就在这时,他听见前方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抽泣声,他停下脚步,定睛一看,前面不远处,像是有人倒卧在路旁,王老道心上有些害怕,咋着胆走向前去,轻喝一声:“谁?”

前面有人应道:“救命啊!”声音稚嫩,似女孩儿之声。

王老道急忙上前,他看清了,是个妇人携一女孩儿,倒卧在路边雪地之中。两人衣衫单薄,落满雪花,。那妇人疼女心切,衣物都裹在孩子身上,自己紧搂着孩子,连冻带饿,已昏厥在地,人事不省。那女孩儿六七岁年纪,满面泪容,冻得浑身瑟瑟发抖。

那女孩儿见王老道过来,挣扎着抬起头,哭着央求道:“叔叔,行行好,救救我妈吧!”

王老道趋步向前,将手伸到妇人鼻子下,探到还有呼吸。手背触她的额头,如火炭般的滚烫,王老道知道这妇人是因冻饿致病。佛道一理,都以慈悲为怀,焉有见死不救之理!王老道不再犹豫,伸手将妇人抱起,扛在肩上。一只手牵着小女孩,顶风踏雪,回到庙中。

进了庙门,他喊了一声师傅。齐老道应声而出,帮着徒弟把妇人送到王老道住的小屋里,放到床上,脱下鞋袜,盖上了棉被。王老道让女孩儿照看妈妈,自己赶忙去烧水做饭。做饭时,他把路遇这母女俩的经过讲给了师傅。王老道说罢,师傅只能连连叹气。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冻饿倒毙,司空见惯。

不多工夫一锅小米粥已熬好,王老道自己没顾得吃,又切了一碟咸萝卜丝,趁热给那娘俩端了过来。此时那妇人已然苏醒,见王老道进来,嘴里连声道谢,坐起身来,挣扎着欲下床。

王老道连忙劝住她,将粥端到床头。那娘俩此时已饿得眼冒蓝光,顾不得再多言,一人捧着一碗热粥,埋头急急喝了起来。

两人看来足有几天水米未进了,尽管王老道一再劝她们慢慢吃,但眨眼之间,两人已将粥喝的一干二净。待两人恋恋不舍放下手中的碗,王老道看见那碗底儿,舔的比刷的还干净。肚里进了食儿,身上自然有了气力。没等王老道发问,那妇人翻身下床,拉过女儿,跪在王老道身前,就要磕头。王老道那肯如此,急忙搀住那妇人。那妇人道:“如果不是师傅开恩相救,明早咱娘俩儿就是两具僵尸!如此大恩大德,哪有不谢之理!”王老道拉住了大人,那懂事的孩子,还是给他磕了几个响头。

两天后,那妇人退了烧,病亦痊愈。齐老道过来说:“女施主转眼已在小庙逗留两天,怎奈庙小难留贵客,更何况施主身为女流,久居庙中,多有不便。现在我师徒凑了点钱,送与女施主做盘缠。庙中清苦,出手寒酸,务请笑纳。对女施主照顾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虽然齐老道说话文绉绉,那妇人再没文化,也听得明白,人家往外撵她们了!她抬头向外看了看,听了听,窗外朔风呼啸,刮得窗户纸呼呼作响。透过小窗下部镶的两块玻璃向外看去,大地山川,冰天雪地,万物萧杀。再低头看看身上的单薄衣衫,心头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她明明知道,走出这小庙大门,便是死路一条!在这茫茫旷野之中,她们母女走不出多远,还得倒卧在冰雪之中。

想到这里,她没有接齐老道手里的钱,牵着女儿,跪倒在齐老道面前,连磕响头,说自己逃难在外,夫死家败,无处安身,哀求老道给她母女一条生路,留她们避过这严寒时节,她母女情愿在庙中当牛做马,伺候他们师徒。

这下可把齐老道难住了。他也抬头看了看庙外,知道这母女身单衣薄,难御风寒,置身旷野,凶多吉少。可要是留下这母女俩,他们师徒本来就生活拮据不说,这庙中也无法留女人常住啊!这老道急的跺脚搓手,就是束手无策。这时王老道过来说道:“师傅,实在不行,就再留她们住几天吧,再看看有没有啥好法子!”

那齐老道回到自己屋里,闷头想了半天,把徒弟叫了过来,说道:“人是你领回来的,就得归你养着了!”

王老道听师傅这么一说,吓了一跳,连忙给师傅跪下,说道:“师傅,我这两下子你还不知道!连你我都奉养不了,哪有本事填饱这两张嘴呀!”

齐老道说:“事已至此,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咱们怎么也不能让她们冻死在冰天雪地啊!你自幼跟着我,现已年近三十,我的意思莫不如你就把她们母女收养了吧!也算你救了两条命!”

王老道听师傅这么说,马上就就急了:“师傅你糊涂了吧!我一个出家人???”

没等王老道说完,齐老道摆手止住了他的话,教训道:“这你就不懂了!你我栖身的小庙,建于元代,虽处北地,却正逢正一教全盛之时,故小庙称作真一观。我派道众,虽然出家修道,可至宋元以来,蓄养家室者并不鲜见。许多有道者,不居宫观,娶妻生子,与俗人不异。现若想救她们母女二人,只有这一条路!再说那妇人相貌不错,性情温顺,你与她们陌路相逢,出手相救,也是前生的因缘!你父母虽已去世,你在灵山镇尚有些亲戚,你让他们帮你租间草房,就把她们母女接到那去吧!往后你就家里庙里两头跑,家事庙事两不误!”

“可我?????”王老道还要说啥,师傅又止住了他。

“我知道你怕人家不愿意,这个由我去说。人家要是真不愿意,咱们自然不能勉强人家。”

师傅话已至此,王老道再也无话可说,自然应允。那妇人听齐老道一说,知道她们母女二人有了生路,自然求之不得。自此,王老道有了家室。他们夫妻恩爱,一过就是四五年,那妇人第二年还为王老道生了个儿子。王老道虽比往昔更加辛劳,却也苦中有乐。(未完待续)

围猎摩云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围猎摩云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