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幸福的智慧 > 第3章 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21)

第3章 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21)

.让子女拥有一个远大理想

远大理想,对人生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恒心、毅力源于远大的理想。父母应当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帮助子女选择可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有利于培养子女耐力的远大理想。

常见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一个方向,寻找这个方向上的典型人物和杰出事迹,对孩子进行教育。在这方面,杰出人物的传记是比较好的教材。要紧密结合孩子的现实情况,每个阶段提出几个容易达到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孩子个性的完善。从而,把远大理想和孩子的个人现实进步紧密联系起来。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实践和教育是获得信心的根本途径。

首先,实践成功是自信心的重要来源。人生每一次成功,都是在树立自信心;每一次失败,都在让信心受挫。战胜巨大的挑战,人就获得巨大的信心;战胜小的困难,人就拥有小的信心。在长时间的奋斗中取得最终成功,就能获得长时间的信心;在短时间的努力中能够获得成功,就能获得短时间的信心。孩子从小怕学习,就要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让孩子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对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给予正面的刺激。这样,就会积累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失败了,要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失败,怎么样才能成功,然后,让孩子去实践,实践的结果不如意,就继续实践,直到满意为止。什么事情要想做好,首先要对事情及其规律有科学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前提下,去亲自实践。实践并不一定一开始就十分圆满,通常是多次实践以后,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孩子从小怕什么,就让他接触什么,正确的认识什么,直到明白其规律为止。不让孩子去实践,光凭口头说服,是不会有什么真正的信心的。这种人在理论上很自信,一到实际工作中,就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其次,要想树立自信,还要学会正确地认识挫折和成功的关系。要培养孩子的倔性,也就是“坦然接受多次失败”的心理。要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规律可循。即便是认识了规律,还要亲自实践,一次实践可能不成功,反复实践肯定能成功!”这种观念教育,要紧密结合孩子的生活实践,逐渐让孩子形成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善于应对各种挑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孩子有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

恒心+信心+耐力。恒心是一种做事习惯,做事风格。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完。既要有良好的开头,又要有良好的结尾。许多事情的失败,往往是在看上去要成功的时候。历史上功败垂成的事例非常多,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要让孩子懂得“行百里而半九十”的道理,养成“没有最后成功,随时有可能失败”的观念。长此以往,就拥有了这种做事风格,也就有了恒心。

信心来源于实践和观念。信心能够强化恒心。

耐力是一个人的坚持能力。一个人要想有较强的耐力,就必须能吃苦。一个人能吃得下苦,忍耐能力就会增强。忍耐能力的大小既有体力上的原因,又有精神上的原因。从体力上说,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好,其耐力就强;身体弱,其耐力就差。比如要凿一个山洞,体力好的人和体力差的人坚持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从精神上说,一个人信心强,有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他的耐力就强,否则就弱。

培养上述精神要注意偏激的倾向。首先,顽强不是拼命,要因人而异。顽强是适度顽强,是在平安、健康的前提之下的顽强。其次,不屈不挠,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种精神,只有在目标合理的条件下才是可贵的。否则,就容易变成钻牛角尖。人不可能实现各种目标,无论这个人是谁,无论其有多么好的天资。一个人可以在一个领域内成功,但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成功;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下如鱼得水,一旦离开了这种环境,他可能就寸步难行。因此,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条件。既要有主观条件,又要有客观条件。所以,一个人在对待目标时,要量力而行;一个组织在对待目标时,也要量力而行。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做超出组织能力的事情,就会给组织带来麻烦。对于远大的目标,由于其是模糊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所以应当有信心。但对于具体目标,则要衡量难易,量力而行。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屈不挠,放到远大理想上就是对的;放到具体问题上,如果超过了能力范围,就是有害的。

5.引导孩子冷静地分析问题,乐观地展望未来

所谓冷静地分析问题就是指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无论悲观还是乐观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冷静的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也就是要反映事物的本原,尽可能不添加任何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遇到事情过急过躁没有任何好处。采取悲观和乐观的态度都不正确。有明确的结论更好,没有结论,辨不清方向,就可以冒险,也就是走走看。遇到危险想办法,天无绝人之路。实在走不通,就绕回来。适度乐观地展望未来,就是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人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本身没有好坏,有弊也有利,有难也有易。但决定人生生活质量的,并不是人生的问题,而是人对问题的看法,也就是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各种问题,状态好时,就去解决它。容易的问题,就攻破它;对于困难的问题,身有余力就处理一下;身心疲惫,就暂时搁置它。人生的问题既可以迅速解决,也可以搁置。对待问题,应当向对待敌人一样,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人生的目的不是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只是人生达到幸福的一种途径。每个人都不可能解决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喜怒哀乐,只是调整人生状态的一种手段。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平和状态,既无喜,也无忧。较好的状态就是稍微偏乐观或稍微偏悲观。如同人的体液,呈弱酸性和弱碱性。这种酸碱性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维持人的健康。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前者是没有根据的乐观,后者是不恰当的悲观。因此,只有冷静地对待问题,才是最佳的态度。(未完待续)

幸福的智慧》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幸福的智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