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明宦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父债子偿

第一百六十二章 父债子偿

“看你还算是实诚,起来说话吧。”,朱常洛手掌微平,让曹化淳站起了身。

“你可知道,朕为何喜欢和唐近贤说话?”,等曹化淳站起了身,朱常洛沉寂片刻之后,又开口问道。

“奴婢不知。”曹化淳一阵连连摇头。

“果真不知?”,朱常洛又问。

“唐大人向皇上对答,向来有一说一,并不多做隐瞒。”,曹化淳小心翼翼的躲过朱常洛的目光。

“知道就好。”,朱常洛的嘴角,终于又露出一丝笑意:“这天底下,聪明人多,实诚人也多。朕固然是常念着唐近贤曾立下的功劳,可是偌大一个朝廷里头,既聪明又实诚的,却并不多。”

“比起唐近贤,你毕竟两边都还差着些,好好学着点。”

“奴婢受教了。”,曹化淳小鸡啄米一般的点着脑袋。

“你又可知道,今日这赵南星为何要拉动这许多言官弹劾唐近贤?”朱常洛丢下手中的奏折,两眼远远的看着窗外。

“其实这几位大人也是好意,无非是想替万岁爷积德,平雪冤狱罢了。”,曹化淳几乎不假思索,立刻接过了话来,可说了一半,忽得却又想起了皇上刚才说过的话,连忙又接着说道:“这回在熊廷弼的案子上,唐近贤多少也是惹恼了赵南星。”

“平雪冤狱?”朱常洛听到曹化淳的这一句话,果然立刻便冷笑一声,“这天底下的冤狱何时少过了,何曾见他们这般用心。”

“况且,即便唐近贤果真勾筑过冤狱,自然是不对。”,略停了片刻,朱常洛又继续开口说道:“可适才听你说起那姜家父子的行迹,若果真是如你所说,朕起码也要落个御下不严的罪过。”

“万岁爷……”,曹化淳有些愕然:“难道万岁爷竟是忘了,那时候万岁爷尚且潜居青宫。”

“父债子偿,本是天经地义。”,朱常洛微微摇头叹道:“先帝的罪过,如今自然是要由朕来担当。”

“皇上有德呀。”,曹化淳慨然叹道:“奴婢们也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能伺候在万岁爷身边。”

朱常洛听了,不禁哈哈的笑出了声:“你虽是王安带出来的人,可若是王安,便说不出你这般玲珑讨巧的话来。”

曹化淳嘿嘿笑了几声,垂手束立一旁,并不再多言语。

“他们这一回,其实是想和朕谈买卖。”,朱常洛脸上的神情,说不清是喜还是怒:“这一回,朕也许只能是委屈熊廷弼了。”

“皇上要不要召唐近贤入宫商议一回?”,虽然觉得熊廷弼的去留,其实和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可是不知怎的,曹化淳心里却是没来由般的忽然一紧。

“不必了。”,朱常洛摆了摆手:“朕的意思,便就是不要让他知晓。”

“朕也不知道,为何这回唐近贤像是舍出命来,也要护得熊廷弼周全。若是召他入宫商议,恐怕他放着自家的前程不要,也会要去和赵南星卯个到底。”

“只是朕虽是觉得,他这回卯的有道理,可却是想不出,这道理到底在哪。”,朱常洛摇了摇头,似乎有些迷惑。

“奴婢也是这般想的。”,朱常洛的话,立刻便就让曹化淳心有同感,当下便就连规矩也忘了,忍不住喊出声来。

“回头若有这一类的折子,也不必再送过来了。”,朱常洛又扫了一眼身旁一堆还没来得及看的奏疏:“直接送到司礼监的库房里留中。”

“奴婢记下了。”,曹化淳欠了欠腰,躬身退到门边,缓缓走出。

等走出了乾清宫,站在门边又是一阵犹豫,跺了跺脚,直接朝着司礼监的方向走回。

望着曹化淳缓缓走出了殿门,朱常洛方才像是若有所思般的松了口气。拿起手边的奏折似乎想看几眼,却又微微叹了口气,重新放了下来。

“万岁爷,已是午牌时分了。”,原本远远站着的小内侍,看见曹化淳离开,也走了过来小声的提醒。

点了点头,朱常洛站起身来正要朝着床榻的方向走去,忽然间却又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暖阁门外传来。

连忙转过眼去,竟看见适才刚及离开的曹化淳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跑了回来,只是这回身前却多了一个人,仔细放眼去看了,原来是王安。

“万岁爷,有西南来的急奏。”,王安未等走到朱常洛身边,已经是迫不及待地开口喊道。

通州,潞河驿。

潞河又名北运河,乃是京杭大运河在京师段的别称。自从永乐末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朝廷便在此地设驿站以连通南北,不但是京杭大运河的水路来往,山东及关外与京师来往的陆路交通,也常常多由此经过,故而号称京城首驿。

兴许是因为南来北往的朝廷大员和外国使节出入京师时,常常会在此地歇息,所以这里虽然只是一座小小的驿站,可是却修建的颇有些气派。

若是天晴,只站在运河岸边远远望去,便可以看见驿站顶上璀璨生辉的金色琉璃宝顶和四周的汉白玉雕栏。

常年间的九十月份,正是秋粮征收的时节。可是因为今年淮南和松江一带都遭了旱灾,所以如今从通州渡到京城一路上也不如往年繁忙,倒是以来往的商旅为多。

吏部给事中,钦差辽东点校抚慰姚宗文是在昨日晚间到的潞河驿。姚宗文弹劾辽东经略使熊廷弼的折子,如今早就在朝廷里头掀起了轩然大波,所以这回姚宗文回京,自然也是引起了朝中不少大佬的关注。

只不过让人诧异的是,自从姚宗文昨日进了潞河驿以后,便就再没有出来,让京城里正翘首以待的一干人等,都不禁有些心存疑虑。

十月初,已是秋末冬初,天气已经有些微凉,暖暖的阳光洒在人身上,让人有一种懒洋洋的舒畅。

斜靠在一棵歪脖的梅树下面,郑瓢儿睁开略有些惺忪的眼睛,转过头看了一眼正在房中坐立不安的姚宗文,一时间竟有些恍惚的感觉。

去年的这个时候,约莫正是唐大人领着自己这一干人去辽东的时间。原本以为自己到了辽东,没个数年工夫怕是回不了京。那时候的唐大人,官衔也只不过是个卫所里的所镇抚,即便只是能和焦垣攀上交情,在郑瓢儿看来也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岂料距如今只不过短短一年间,唐大人居然就已经做到了锦衣卫里的指挥同知。

这回奉调回京,在山海关的时候,郑瓢儿就已经收到了锦衣卫小旗的告身文书。虽然自从万历年后的锦衣卫,已经大大不如当年那般威风,可是相比起寻常的囤卫,仍算是好到了天上去。更何况做了小旗之后,日后便大小也就算是有个官身了,这若放到一年前,更是郑瓢儿想都不敢想。

再望一眼房里的姚宗文嗯,见他也正抬眼朝自己这里看来,郑瓢儿才稍微挪动了下,把身躯从树上移开。

“驿站里的车马,几时可以备好?”,姚宗文看着郑瓢儿的眼神,已经颇有些不悦。

姚宗文上回去辽东的时候,是随着河南援辽的军伍同去的,所以回程的护卫,便是从辽东军中选派。

原本回程这一路上还算是安分,偏偏只等过了蓟州,眼看两三日内便可回到京城,岂料一路上不是车马失了蹄铁,便就是马车折了轮轴。原本两三日的路程,直走了四五日才到通州,眼看着前面就是京城,无奈天色已晚,只能在潞河驿歇息一夜。

等第二天早上起身,想要继续赶路,却又说马匹拉了稀,行不动车。好在这里是潞河驿,官驿里一般都会备有车马,以备来往的各衙门里使用,所以姚宗文也并不担心。

只是让随从的军士去调用车马之后,等了半晌也不见有回报,耐不住性子亲自走出门来看,却见郑瓢儿正悠闲的倚靠在院中晒着太阳,脑门上顿时便忍不住暴出几根青筋。

“回大人的话。”,郑瓢儿这才整肃起精神,站直了身向前回话:“适才见大人在房中读书,不敢进去叨扰,小的之前已经问过这潞河驿的驿丞,说是前几日有北上的行伍过境,因为军中缺少车马,把驿站里的尽数征用了,如今尚且未及补充。”

“是那一支军伍,竟如此强横?”,姚宗文的脸上,更是不悦。

“听说是戚将军所率的浙兵。”,郑瓢儿并不理会姚宗文的不悦,而是直接大大咧咧的回道。

“哦。”姚宗文诧异的张了张口,把想要疏弹劾的心思按下不提。

众所周知,浙兵里头,最出名的无非是当年戚继光所率的“戚家军”。而如今郑瓢儿所说的这位戚将军,虽不是戚继光,却是戚继光的侄子戚金。

如今辽东的局势,虽然比起去年来要缓和了不少,但是听圣上和朝廷里的意思,今明两年里就要克复抚顺和开原,铁岭三镇。“戚家军”作为明军中如今数得上号的强军,姚宗文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使幺蛾子。(未完待续)

明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明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