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巅峰大宋 > 第二篇 躬耕南洋 第八章 规则(下)

第二篇 躬耕南洋 第八章 规则(下)

第八章规则(下)

“他现在何处宿营,带朕速去看看。”立即有人上前带路,一起行至一处山谷,立即看见一个数亩大的水池,水池边上,已经用青石铺了纵横交错的小路,依山而建的土基显得这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大院的雏形。

“这是谁的设计?设计得倒是蛮不错的嘛。”我冷笑一声说道。

“禀皇上,这是杨大人的属下为杨大人宅居所建。”一旁正在挖地沟的人搭腔道。

“杨大人,你倒可挺会享受啊,所有人都在为兴建大营出力,你可倒好,建这么一个大院为给自己住,你住得安不?”

“皇上,臣这不是还有一家大小吗?再说为臣已经因陋就简,相比临安,可少了许多设施了。”我没有想到,人无耻起来,可以这样没有极限。

想起临安,我更来气,要不是你们这些人整天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日子,又怎么会让蒙古人如此猖狂。

“走,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家小。”一行径直往一旁的帐蓬走去。

七八个帐蓬傍山而立。不时有家丁奴婢进进出出,果然好大的家业。

一间账款外,隐约听到一女子的抽噎之声,边上有一个老婆子低言相劝的声音。

走近帐蓬,只见刚才告状的那个汉子一个箭步进了帐蓬。“我可怜的女儿啊,”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四处蔓延。进去一看,一个楚楚可怜的女子依床而坐。旁边一个浓妆艳抹,四十上下的老妈子站立一旁。对于突然涌入的人君里是有些措手不及。

床上绫乱的扔着几件华丽的丝绸衣服。一个小小的木盒子扔在床上,箱子中几个亮闪闪的手首饰整齐的摆放着。

“杨大人,这些可也是为我大宋募捐的财物?为了我大宋的江山,你可是*了不少的心啊?”

“臣,臣有罪啊。”扑通一声,终于软绵绵地跪倒在地。

“来人哪,将这里的财物全部造册登记,逐件送回原主,另外,从杨守用的个人私产中,取出百两白银,补偿还这两对父女。”

这种祸害,留着他只会看着碍眼,会让后来者无所顾忌。“杨守用,你擅揣圣意,欺上瞒下,私吞公产。饶了你,朕说不服了跟随朕一同南来的士兵百姓们。来人哪,将杨守用推出去,即刻斩了。”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邓光荐立即上前一步:“皇上,杨守用虽有罪,但罪不及死,望皇上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哦,这却是为何?”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杀人只怕不好。”

“用人之际是不错,但要用的是可用的人。留着这种人干什么?给大伙添堵吗?继续为害百姓吗?”我指向刚刚走了不远的两对父女,“你看看,不杀他,如果让这些无辜的百姓心服,不杀他,如果惩戒后来者自律?杀人,马上斩了。”我斩金截铁地说。

立即有数名士兵将杨守用架了出去,不久,便听到一声尖厉的嚎叫声传来。不一会行刑的士兵跑了回来:“请皇上示下,尸体如何处理。”

这种人,就算扔了喂狗都嫌脏,但如今人已经死了,生前的一切罪孽也烟销云散了。

“让家属将之收埋了吧。”我淡淡地说。

“皇上,这片地如何处置?”又有人问。

抬眼望去,这片打算建设杨宅的土地上,依山傍水,站在山坡向远望,可以见到远处的湖面,虽然同其它的建筑群隔得不远,但因突出的小山头的阻隔,又保持它独特的单一性。

“先留着吧,等其它的地方建成,朕再将图纸修改一二,再好好建设这里。朕打算将这里建设成为大宋在这里的学校,让从学子有个求学的处所。这处地方,用来求学,倒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嗯,就叫宋城学校吧,周明川。”我转向一个近来一直跟着我的一个学子,因为这个人比较灵活,不似其它的人那样迂腐。所以我让他跟随左右。“你去召集几个读书人,筹办一下学校的事情,看需要些什么东西,拟份清单出来,到时候给胡大人和龙大人过目。”

“还有,将这几个帐蓬里的人全部召集起来,交给范大人统一分配。”

不一会便有二十几个人站成一片,家相奴婢,老的小的,都有。一个面容憔悴的约莫三十出头的女子拉着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泪眼婆娑的迎上前,朝着我盈盈一拜:“犯妇杨吴氏见过皇上。”

可怜的女子,怎么就跟了杨守用这混蛋。

“你何罪之有,杨守用犯了国法,他已经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一人做事一人当,与你们何干?朕今天宣布,以后大宋境内,再不可行株连连座之法。一个犯法,一个承担,不可殃及旁人。”又指向刚才的那几个家丁,你们几个,不去好好干活,天天却跟着杨守用为非作歹,助纣为虐,实在可恶,来人,将他们拉下去,各打二十大板,以示小小的惩戒,派去大营做事,再观后效。

“杜仲文,你随同杨夫人一起,将杨家财产清理一番,清理时要注意,杨家私产和侵吞的他人财产一定要分清,侵吞他人的,一定要原物奉还,不能找到物主的,充入国库。杨家本身家产,交由杨夫人自行处理,不可侵占。”

为什么中国历代的贪官们都如此贪婪?各朝政策对待其家人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占了很大的原因。因为官员一旦犯事,则其财产家人都将成为别人家的,而他们一旦当了官,很自然把公家的财物当作自家的任意取用。公私不分的结局便是对私权的蔑视和践踏。

这就是中国的后世,尽管那些高官们享受着极高的薪水仍不能养他们的廉。哪怕富贵如和绅,贪起钱来也是毫不手软。和申一倒,嘉定吃宝。皇帝不过借和申的手将老百姓集中到了自己手上而己,和申这种贪或许正是没有私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则,所以变得如此变本加厉,他满足了一时的贪欲,便宜了皇帝,却是苦了百姓。“杨氏母子一定要妥善对待,严禁任何人员骚扰。其它人等,除留作一两个照料其母子之外,全部编入大营。”我又对身边另一学子说。平时看他还算正直,如今正是考验他们的时候。

来自后世的我,当然知道群众的力量,因此宣传工具十分重要,报纸目前还有难度。但大字报当然不能错过眼前的素材。

“邓玉光,你今天将今天的事情写成一份通告,并将对杨守用及其家人的处理公告于上,另外,不要忘了告诫百姓,一定要秉持正义,不畏强权。另外,作为对敢于反抗强权者的鼓励,朕宣布对刚才的两对父女各奖励白银一百两。还要亦要告诫众官员,一定要为民办事,如果有人胆敢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朕一定会让他们吃到最大的苦头。你回去后好好整理一番,给朕过目。“邓玉光本是农家子弟,跟随东家的儿子学了些文章诗画,加之本人又刻苦,又且人极具正义感。演讲时的鼓动性也极强。这种事情给他去做是再合适不过。只有不断树立正气之风,社会道德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张将军,邓大人,我们回去亦要好好反省。象这种丧失民心的行为,一定不能任由它再次发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希望所有的人能明白这个道理,朕不希望以后在朕的治下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之所以直接杀了杨守用,又如此处理他的家人,是因为我希望藉此机会,为世人建立一套朴素的规则,并藉此让人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我以为,无论是《汉谟拉比*典》,还是卢梭的《契约论》,都无一例外的告诉世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强权还有规则。

一旦规则确立,无论是君主还是庶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或许会有一些人试图游离在规则之外,但他们的行为必将遭到大多数人的声讨和谴责。

而反观我们自己,我只能认为规则只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要求和施舍。在政治尚算清明的时候,统治者尚有些自律性以维持规则的存在。但一旦统治者或进行不再不需要规则者认为规则已经成为束缚他们手脚的工具,他们首先成为了规则的践踏者。

闯王为了取得民主,可以告诉百姓们他来了可以不纳粮,我们不明白,在一个农耕社会中,农民不纳粮凭什么来维系政府的运作?结果已经告诉了我们,闯王及其属下一旦取得了政权,立即恢复了其流民的本性。烧杀劫掠、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结果把陈圆圆都给抢了,引得吴三桂一怒冲冠为红颜,放了清兵入关,从此让国人做了三百年拖着长尾巴的奴才。

当然,按某些人的逻辑,那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为促进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他们忘记了一点,这种所谓的大融合是以牺牲无数汉人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所以说,我们这个民族没有规则,只有潜规则。因为没有规则,所以人人都希望为别人制订规则,但又希望自己能在规则之外。排队的心态足以说明我们当中的劣根性:谁都想插到最前面,但一旦人有插到了自己的前面了,马上便会怒目相向。

这种规则的缺失导致了许多的悲剧的发生。造反者要想得势,必须破坏各种合理的秩序,三光政策焦土方略无一不可。只有老百姓是永远的冤大头。

罢工、怠工、破坏各种生产活动都会成为他们的手段。勤劳朴素、克俭持家反倒成为了罪状,因为你比别人都富有,那你就是有罪。而不学无术、好吃懒做者成了人民的英雄,为了让有人跟随,他们不惜以掠夺普通百姓的劳动果实用来赏功,他们称之为劫富济贫。

为了让人们坚持当前的清贫日子,他们将他们的大同思想描绘得天花乱坠,然后哄骗人们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拱手让出。因为在那个时代,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而一旦他们占了这些财富,并利用这些财富创造了更大的财富了之后,这种全体百姓所有的制度又成了束缚经济技术发展的桎窖,此时,私有制成了最有活力最有前途的生产方式.于是一夜之间,他们以各种名目将昨天还归百姓全体公有的财富划归到了自己的名下.比如说他们一直称道的太平天国,男女之间的正常夫妻生活成为大逆不道的事情.而洪秀全和杨秀清则代表了全体受苦受难的人民,安然的享受着无数的娇妻美妾.

那些自诩正义的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当百姓遭遇灾荒时,他们施舍点粥水,那是龙恩浩荡,当他们跑到外国受了侮辱,甚至丢了性命的时候,那是那些人自找,谁要他们好好的不呆在自己的国家要跑到人家的地头上去.至于说横征暴敛,作威作福,更是他们作为上位者的特权.而当我们有了些家底的时候,则让他们代表了我们,给私分了.

千百年来,如此反复,庄家轮流在做,但似乎没有多少人反思我们总是摔在同一个地方的原因之一.(未完待续)

巅峰大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巅峰大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