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 老妪一语开茅塞

老妪一语开茅塞

临沂地区还有一则和王羲之书法有关的故事:煎饼飘飞入堂屋,婆媳隔壁下盲棋。烙煎饼的故事情节与上则包饺子、扔饺子相似,但结局却终止于精神和哲学的层面。说的是,王羲之的书法名气达到顶峰后,居然有一种孤独求败的心情。他渴望吸收更多的艺术营养,让自己的书艺更上一层楼。为此,羲之一度停笔,走到民间,想从手艺人那里得到一些艺术启发。

有一天,羲之漫步山**中,因贪恋风景,竟误了回程,只好借宿乡人之家。暮色中走进一家民户,羲之见一老妪在烙煎饼。老妇人在厨房里烙煎饼,灶中红火跳跃,鏊子上新饼飘香,好一幅乡村风俗画!老妇人每从铁锅上揭下一张煎饼,顺手便甩出灶房门外,连看都不看一眼。那圆圆的煎饼就像飞碟一样飘飘悠悠地飞过天井,轻轻地、缓缓地、飞燕一般落在堂屋桌子上的笸箩中。

羲之看了,笸箩中煎饼已百张,码得齐齐整整,不差丝毫,不由得赞叹妇人好手艺:世间竟有这等技巧,虽天工不能比拟。

老妪说:比起王羲之的字,我这手艺还是差多了。

当晚,羲之宿于老妪家厢房中,一应用具,简朴洁净,十分安适惬意。夜半,羲之听上房里婆媳二人在弈棋。老妪说:老妇于东五南九置子矣。媳妇对曰:东五南十二置子也。每置子间,都有良久默思,四围幽静,却不闻棋子落枰之声。婆媳彼此出招,杀了好一阵子。老妪说:媳妇莫非故意要让我老朽乎,此局胜负已定,你输了九个子矣。

老妪住东堂屋,其媳住西堂屋,中有隔壁,羲之不知她们是如何下棋的。次日,羲之询问昨晚她们是如何下棋的。老妪说:长夜孤寂,和媳妇下了几盘盲棋,闹着玩呢。羲之听了,由衷赞叹她们婆媳棋艺高超,天伦和谐,平凡生活中竟充满了情趣。

老妪说:能下盲棋的人不在少数,像人家王羲之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才算高士呢。羲之听了,不由得生出几分高兴,就问:匠心各有独运,夫人何以言此?老妪说:煎饼,食物也,虽然可果一日之腹,到底不能留意于人心。写一手好字可就不同了,那里边有很多道理呢,知了那书也就达了那理,岂能和烙煎饼同日而语。羲之感叹道:有你们婆媳这样的才智,若是学书,一定也是佼佼者。跬步千里,积累成就,怕也不逊于他王羲之呢。

老妪听了,却是不以为然,说:先生此言差矣。

羲之说:愿闻其详。

老妪说:世人分九等十八级,不仅有顽劣聪慧之别,且各有所好,志趣也有所不同,彼此未可勉强。此其一。其次呢,世有农有工有商,有士大夫,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各自经营手艺,犹如那坡上的野花野草,各自缤纷,分别姿态,这世界才有些意思。你说是不是?其三,即便同一样的营生,因了智愚悬殊,也就有了高下之分、巧拙之分、文野之分。倘若大家都去学字练书,谁来烙煎饼?谁来撑船?谁来做木匠?你这个读书人啊,还不能算个彻底的明白人呢。

听老妪这一席话,羲之一时竟有野外拾珠、茅塞顿开之感。

老妪的这段话大大增强了王羲之对民间文化的尊重,果然是草野辽阔,到处都有高人,绝活未必都在仕宦宫阙。贵族士大夫,翩然于青天白云之间,多不知土壤山林间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灿烂。从此,羲之发现了另一片辽阔的艺术空间,他的艺术天地更加宽广,心情也更坦然了。这次旅行让羲之深切地感受到,黎民百姓那里存在着大智慧、大透彻、大艺术。他要把这种天然的情怀融入到书法中去,以求在质朴简约中获得典雅与蕴藉。

回去后,羲之反复琢磨老妪的那些话,消化而后幻化,如来并且如去,无常复又无我,逐步将书法艺术融合到宏观博大的世界中,心底便觉生气盎然,四下里杂花生树,鸟语花香,芬芳无处不在,馥郁流韵沁人心脾,优秀渐渐归于平凡,感觉中多了一些忘我。那是一种看不见的艺术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无可言说的道,艺术家进入此境,便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感觉。

由此,羲之自觉书法有了更大的长进。

《太平广记》所收之《集异记》中有《王积薪》篇,故事类似,不同之处一在人物,二在结论。王积薪的故事最后归结为神仙,而王羲之的这则轶事归结为艺术哲学,各有清丽之处,不必轩轾高低。(未完待续)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书圣之道:王羲之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