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印象宜昌 > 我的南正街13

我的南正街13

我的南正街(1)

十三、南正街印象之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而且长期生活在老城区和南正街的宜昌人,对这座城市的变化有些爱恨交加。比如说,谁都知道宜昌最开始叫夷陵,原因很简单:"水自此而夷,山自此而陵";后来又改称峡州,原因也很简单,就和荆州、万州和苏杭二州一样,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可无论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很阴险狡诈、谋害了几乎所有的兄弟、历史评价也不好的清雍正皇帝为什么会突发奇想,将这座城市改名为宜昌?

如果那个承上启下(上有康熙,下有乾隆)的皇帝弃掉夷陵不用有情可原,因为他们满人历来就被汉人认为是夷族,可他不用那个很大气的峡州就有些说不过去,更况且为什么会把这座城市改做沙牛窝尿--一畅(宜昌);**搬家--移娼(宜昌)这样不好听的名字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考证说,其一,宜昌因宜都而得名;其二,宜昌意寓"宜于昌盛";而一个到过宜昌、拍过不少照片的美国人认为是"宜于生财、昌盛繁荣",反正都是胡乱猜测,不可轻信。不过即使夷陵这个名字的确不好,为什么不用峡州呢?这也同样是令人费解的。

有史料记载,在几百年的明清时代,宜昌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集中在北正街、二架牌坊(新民街)和南正街。不过,无论从城市的布局、商业中心的转移来说,还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南正街的兴旺是伴随着航运中心从西坝和北门转移而完成的,当宜昌翻过厚厚的城墙开始向城外发展的时候,南正街的衰亡就是不可避免了。

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宜昌被强制辟为对外通商口岸。第二年,宜昌海关在大南门外、距老城区一里多地的江边(今沿江大道宜昌市政府)建立。随后,就有了教堂、学校、医院、公馆、领事馆、洋行、码头和外国人;南正街的衰亡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式开始的,厚厚的老城墙被拆了,城墙根处诞生了将老城区合围起来的环城路,城内外的商业区由此得以扩大和连成一片;越来越多的新建筑在新的马路上兴建了起来,城外形成了新城区,地理风貌为之一变,政治、经济、军事、交通都为之一变,城市发展的重心也随之挪移。

和武汉、荆州、襄阳相比,宜昌在旅游景点上一直很汗颜。说有一座天然塔,武汉随便搬出一座就比它的名气不知大多少倍;说有一个三游洞,襄阳的古隆中会使其羞与为伍;说有一个大油罐,荆州博物馆随便搬出一样就能让其黯然失色。从投票宣示,如果不是后来有了一座三峡大坝和一个三峡人家,宜昌所有的旅游景点没一个能**全省旅游人气前十名。

这不能归咎于近代对历史传承的破坏,主要是连年战乱和历朝历代没有得到维护所导致的。比如宜昌兵变,叛军将宜昌烧光了几条街;在宜昌沦陷的五年里,日军对这座城市的破坏从未间断过,到抗战后期,宜昌城区东北部完全变成一片废墟,西南部仅存几条街道,战前统计全市房屋为9900余栋,战后仅存1400余栋,完整房屋尚不及十分之一,想象那种断壁残垣、自然是一片凄凉,惨不忍睹。

不过,虽然老城区那些知名的明清建筑所剩无几,可是光复和解放以后,在那片废墟之上,城市还是在按照旧有的格局重新生长。直到改革开放,老城区的那些古老的街巷才正在一条一条地有计划地消失,像朱家一巷里面那么保存完整的老建筑才会被野蛮拆毁,那个从老城区走来、向城东发展的宜昌也在和自己的过去告别,可惜摇身变出的不是昭君模样,而是东施效颦。(未完待续)

印象宜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印象宜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