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印象宜昌 > 赵铁公与郭有明10

赵铁公与郭有明10

赵铁公与郭有明(10)

十、祸起萧墙

先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件趣事,宜昌当时的民间传说中有环环相扣的三个"怕"。也就是:赵铁公怕陆东皋;陆东皋怕夏和记;夏和记怕赵铁公。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因为一桩人命案子被一帮文人把赵铁公告上了法庭,最后锒铛入狱,灰溜溜的被赶出了宜昌。那个陆东皋精通法律,状子写得好,在告倒县太爷的案子中颇有建树,所以赵铁公怕他。

可是,这个不怕县长的陆东皋却有一"怕",怕一个叫夏和记的房屋开发商。因为打算在城区置地、建房、安家。陆东皋就与房屋开发商夏和记谈妥、并签定建房合同,后来房屋建好验收的时候,陆东皋发现不对,于是打官司,夏和记以合同为依据,打赢了官司,陆东皋败诉,从此无脸再当律师,自然就怕夏和记。可是夏和记作为商人,必须仰仗县长赵铁公给他的建筑队一些油水不小的市政工程,自然不敢得罪赵铁公。于是,宜昌就有"赵铁公怕陆东皋;陆东皋怕夏和记;夏和记怕赵铁公"的"三个怕"的故事。

拆了宜昌城墙、修了四条环城路,赵铁公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他就是后来的"想致富、先修路"的鼻祖;挖了桃花岭、填了大南湖,赵铁公找到了一条巧立名目、中饱私囊的方法,他就是后来"填湖造田"的先驱;修了一条路,就有了"大公"的美誉;平整了一个广场,就被夸到天上去了。既能贪污受贿,又能树碑立传,既能欺世盗名,又能捞足**,赵铁公的这个县长当的实在是太值了。可惜的是,就和宜昌老话说的那样:"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赵铁公恰巧就是在上任不到千日的时候摊上了大事。

《宜昌市文史资料》披露:赵铁公听信那个出自汉口**的三姨太的谗言,将当时的益丰布店一个叫杨善美的十几岁学徒关进监狱活活打死。这件事使得益丰布店的老板黎其炼吓得不知所措,准备接受私了的提议,可是他的兄弟黎秩伍却据此写了以"宜昌县长赵铁公打死店员杨善美"为题的相关报道,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上发表,这一新闻立即传遍全国;当时宜昌的《益世报》社长张清夫将此事在他的《益世报》上予以揭露,这一作为惹恼了赵铁公,就寻了一个借口,将张清夫拘押数日。可是被放出来的张清夫并没有屈服,呈文向法院指控赵铁公致死人命案;赵铁公找了自己的一个叫来照炎的马夫出来*罪,却被人发现掉包,事情就越闹越大。

19年,正值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召开全省代表大会,张清夫的**张任夫是宜昌出席会议的三个代表之一,经人指点,在会上利用官场两派之间的矛盾,抓住话柄进行发难,加上赵铁公的贪污和命案本来在全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省主席何成浚不得不派人出面向宜昌代表解释,宣布将赵铁公撤职交法院审理,追究打死杨善美一案。

于是,感到棘手的宜昌法院将案子移转到武汉,转呈省政府处理,省政府将这个烫手的土豆扔给了武昌地方法院。按照当时的人们估计,赵铁公在宜昌三年,至少捞到了七十万的油水,有的是钱,就花了一万元请了武汉当时最有名的两个律师为其辩护。一方面因为赵铁公上上下下关系多、路子广,也因为"多财善贾,长袖善舞",两个律师就要求将此案移转到南京的江宁地方法院,然后又移转到上海特别刑事庭。之后,赵铁公串通了一个看守,连夜逃出了看守所,上海法院不过就是发了一个通缉令就草草了事,而那个被打死的杨善美就冤沉大海了。

最后还有一点花絮想说,赵铁公东窗事发的时候,就很聪明的将自己的财产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三十多万交给他最喜欢和信任的三姨太以防万一。据说他因为打官司,上上下下打点一共用了三四十万,就是设法买通了人逃了出来,手上也是没什么钱了。自然就会去找带着他那另外的三十几万浮财、躲避到广东去的三姨太,不想那个给他惹出天大祸事的三姨太已经是别的男人的女人,自然鸡飞蛋打,也正是应了那句话"**无情,戏子无义"。

据那篇《从县长到囚犯的赵铁公》透露,后来有宜昌人在"七七事变"抗战前曾经在武汉见过赵铁公,"穿着蹩脚西装,面容很狼狈",没有了权又没有了钱的县太爷当然今不如昔,已经破落得不像样子了。不知是应该同情还是鄙视,还是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未完待续)

印象宜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印象宜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