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谜小说系列-伤逝 > 清明有酒祭九泉(1)

清明有酒祭九泉(1)

又是一年清明节,唐代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国人清明节上坟扫墓、吊唁已逝亲人的传统由来已久。按民间说法,清明节又俗称“鬼节”,其渊源可上溯至隋唐时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节日。而在悬疑的世界里,“鬼”历来是被作者们大书特书的一大素材,亦是营造恐怖氛围的绝佳桥段。如今,清明“鬼节”已至,且让笔者以清明为引,说说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鬼节。

人死后到哪里去?这是个终极命题。倘若人死如灯灭,那么自然一切免谈。但要是有知于九泉之下,那么死亡——这个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就值得探究一番了。

生者红尘滚滚,死者寂寂沉归,归于天国冥界!

中国的冥界,即道教地府,由阴间主神酆都大帝与地藏菩萨共同统辖。人死为鬼,集聚于地府。

这是异乡,住着不同的姓氏;这是彼岸,接引着来自人间的往生者。历史悠悠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将离开人世,来到这不可捉摸的幽冥地府。死者有灵,生者更有情,为了缓解自身的伤心痛苦,也为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便有了崇鬼敬鬼的习俗。而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就是人们祭奠冥世亲朋、寄托自身哀思的凝重载体。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鬼节、冥节,是我国重要的“八节”之一。按《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所以古人选择在这天踏青春游,并祭祖扫墓。后来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周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本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寒食节是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每到该日都要禁生火、吃冷食。后因清明与寒食节的日期、习俗都颇为相近,民间就渐渐将两者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正式合二为一,成为不动烟火、扫墓祭祖的节日。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为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与其他两个鬼节不同,清明之祭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人,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日扫墓上坟,祭拜先人亡魂。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首诗所描述的,便是清明前后,家家户户祭祖扫墓的情景和氛围。坟茔前,男男女女,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千里上坟。拜者、酹者、哭者、焚钱者,不一而足。

虽然祭祀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做法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一方面可以表达祭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哀思,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与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容忽视的祭奠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至于挂烧纸钱,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关系,纸钱不能焚烧,只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压在坟墓边。《鸡肋篇》载:“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成为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后来不再讲究禁火了,便燃上香烛,焚化纸钱,再将带来的酒食果品供在亲人坟前,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或默哀,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时,家家户户门口尽插柳枝,这个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日,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有辟邪驱鬼之效,故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清明既然是鬼节,又恰逢柳条发芽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害,便取柳枝插于户上,令百鬼难以入家。(未完待续)

谜小说系列-伤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谜小说系列-伤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