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嘀阁 > 轻小说 > 百万大裁军 > 第十一章 挑战性的工程(2)

第十一章 挑战性的工程(2)

新奇的想象往往在穷思竭虑的时候才肯出现。张昌密和他的伙伴们,终于在某矿山探测瓦斯的“潜探支架”上找到了亮点,使一个朦胧在意识之中的东西清晰起来了。这个东西,他们称之为“管棚法”,即把40多根钢管打进55米堆积层,一直打到山体的基岩中去,好像在隧道外面预先编好一个铁笼;然后每挖开一段,立即将钢管垂直撑住,并用角钢横向连接起来,形成密密的网状棚架,托住上面的弃土;再辅以“小导管灌浆”等办法,尽可能使松散土凝成整体……他们认为这是至目前为止唯一可行的方案。

55米长的钢管,是否承受得住山体的挤压?一切是否都能如愿?在付诸实践以前,没有绝对的把握。在论证会上,专家们难以断言。一位原拟聘为顾问的老专家,则坚决反对这种冒险的方案,并且愤然离席,从此不再参加对此方案的讨论。

正是举棋难下的时刻,总指挥杨智民果断地拍板了!是军人的胆略,使这个新隧道施工方法降生在世间。

直到工程结束,他们的管棚法施工方案上,仍然没有落下地方设计单位应有的签字。这就等于说,其后果将由部队单方负责。身材矮小的杨智民、瘦脱了形骸的张昌密和他们的战友们,把整架山放在了自己的肩上。

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来说,老专家的立场是无可指责的,他的愤然离席,甚至是对科学的严肃性负责的表现。但在此之外,军人还有军人的道理:打仗,有六七成的把握就应该下决心了,其余的三四成,要靠勇敢去拼,靠临机处置的智慧去夺。

事实再次证明,这三四成是夺得到的。

杨智民虽然做了多年后勤工作,工地上下的人都公认他是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将军”。在外交上,他打得开局面;在该下决心的时候,他不犹豫。一旦下了决心,他就扑上全副精力务求必胜。

“管棚法”在堆积层地段破土动工了。某工兵营挑选了二十七名精壮战士,组成了第一工班。事后知道,这二十七人中有二十四人悄悄写好了遗书。

“管棚法”初战成功。但是,那二十四份遗书并非无谓之举。隧道钻得越深,风险越大。1985年8月,隧道掘进到五十五米的中段,成败的决战时刻来临了。

一天夜晚,天降暴雨,隧道顶上的公路路面发现裂缝。雨水不断灌进去,裂缝在半小时内由0。6厘米扩大到。5厘米。大塌方的危险,威胁着几十米深处的隧道。尚未被复的断面,钢管在悄悄变形,碎石和土块沙沙地掉下来。由小漏到大漏,是一个加速运动,如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杨智民和李九明当机立断,突击灌注拱顶,抢在大塌方到来之前,把拱架之上的空洞填死。

这是一场与死神争时间的竞赛。胜利与失败,可能只有一秒钟、百分之一秒的间隔。单靠卷扬机输送水泥和石料,已嫌太慢。杨智民从另外两个作业面紧急调来援兵,排成两行,用水桶、簸箕,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器具,人工传送。

拱顶许多地方只有不足六十厘米的空隙,战士们只能趴在“老虎嘴”里,用手推,用脚踹。谁也不知道塌方还有几分几秒到来,所能做的只是发挥人的体力和运动节奏的最大极限,在“老虎”一个呵欠打完之前把它填满。迟疑和胆怯,等于坐失良机,怕死只能加速死亡到来。

战斗从晚上九点持续到清晨五点,人终于胜利了,大塌方被制止了。有的战士一听到解除危险的信号,立时瘫倒在地上。

这八个小时,杨智民,李九明,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沈太昌、工兵处长李坤友,一直站在现场的危险地段。凭体力,他们已经没有资格参加那高速传递的人流;论指挥,那时也不需要更复杂更玄妙的计谋。但他们一直钉在这里。与其说他们在指挥,不如说在给同志们壮胆。他们的存在摆成这样的格局:一旦塌方到来,他们将与面前的战士葬在一丘土下。他们以此向战士们证明,用不着害怕,他们一定胜利。

副指挥李九明再次体验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的感觉。那时,他曾站在贴近敌人前沿的山坡上,指挥两个团队和一个炮群攻克巴沙县城,之后又挥师直捣柑塘。工地上几次大的险情发生,他都在现场。作为一个当了二十三年工兵、打过多条隧道的老工兵处长和曾经亲临战阵的人,如果工地出事,他觉得应比别人负有更大的责任。(未完待续)

百万大裁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轻小说小说,哔嘀阁转载收集百万大裁军最新章节。